今天(24日)早上11点,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针对2019冠状病毒疫情以及下来将会采取的措施,发表全国讲话。
这是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李显龙第九次就疫情形势发表全国讲话。
讲话中充满了“开放”信号!
新加坡要再度放宽安全措施!
(图:来源自网络)
这些政策将在下星期二,3月29日生效。
关于防疫政策调整——
第一,我们会放宽聚会人数限制,从现在的5人增加到10人;
第二,我们将允许多达75%的居家办公者,重返工作场所上班;
第三,我们将放宽大型活动和场所的容量限制,(人数超过1000人时)容量可高达75%;
第四,人们在户外时可以选择不戴口罩,这是因为,病毒在户外传播的风险比在室内低许多 ,不过,人们在室内还是必须戴口罩 ;
最后,安全距离规定则暂时不变。只要是没有戴口罩,人们就必须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以把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图:来源自网络)
“关于出入境”
李显龙在讲话中指出——
将大大地简化旅客做检测和隔离的相关规定。简化的疫苗接种者旅游框架将更方便新加坡人出国,和疫情前几乎一样。我们也会放宽大多数的限制,让已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在入境新加坡时更方便。
总理指出,奥密克戎疫情已受到控制,几乎所有病例属于境内感染,病源来自社区。而境外输入的病例只占很少数。因此,我们可以安全地开放边境。
总理说,这将让新加坡重新和世界各地连接起来,为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尤其能提振旅游业,并有助于新加坡恢复商业及航空枢纽的地位
(图:来源自网络)
以下是讲话原文——
各位同胞:
新加坡与冠病疫情的对抗,已经进入重要转折点,接下来,我们将果断地迈向与冠病共存。
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将在我发表全国讲话后,宣布相关的调整,但我想先告诉大家有关的背景情况,回顾新加坡的抗疫历程,并说明政府接下来的计划 。
新加坡的抗疫历程
新加坡对抗冠病的战役,至今已持续两年多。从一开始,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护生命,以及把可避免的死亡病例降到最低,当时,我们看到一些国家情况严峻,病患迫切需要入院治疗。医护人员被迫决定该救谁和不救谁。我们坚决不让新加坡发生这样的情况,而我们做到了。虽然新加坡医疗系统面临压力,但还是能够应付疫情。我们确保了医院有足够的加护病房床位和氧气供应,治疗每一位有需要的病人,新加坡是冠病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
这是一场硬仗。每次出现新一波疫情,我们都要迅速应对,每当我们以为情况已受控时,疫情又出现意料不到的演变。疫情初期,由于对病毒了解不多,我们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这些措施使得社区病例非常少,并有助于新加坡控制并稳定客工宿舍暴发的疫情。此外,我们也争取到时间提升医疗系统的应对能力和全面推行全国疫苗接种计划
接着,更危险的德尔塔变种毒株来袭。幸好,我们当时已全面展开疫苗接种计划。但我们继续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减缓病毒的传播速度,直到几乎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尤其是年长人士都完成疫苗接种。与此同时,我们调整了冠病医疗方案,让轻症患者能安全地在家休养,以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在放宽了安全管理措施之后,冠病患者却大幅度增加。然而,当时大多数的国人已经接种了疫苗,能有效地抵抗德尔塔毒株。可是,许多病患还是得住院,当中一些人也不幸逝世。
德尔塔疫情消退不久,我们又遇到难题,这回来袭的是更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种毒株。我们严阵以待,全球各地的确诊人数则不断创新高。新加坡的病例同样激增,单日新增病例曾在最高峰时超过2万5000起 。但由于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高,加上医疗系统健全,因此我们还是有信心可以应付疫情。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收紧边境措施,并延后放宽安全管理措施,以让医疗系统和医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应对。
我们很庆幸奥密克戎毒株的威力不比之前出现的其他毒株来得强。本地也没有太多需要输氧或入住加护病房的重症病例。过去两个星期,单日新增病例已经有所减少,现在的每周病例增长率约为0.8。如果能保持这样的趋势,单日新增病例大约会在三周内减半。
齐心抗疫的成果
这全靠大家的努力付出,齐心抗疫。你们深明大义,各尽其责,信任政府,听取卫生当局的建议 ,遵守安全管理措施,保持耐心和负起社会责任,让自己和亲人接种疫苗,群策群力,守望相助,自行做抗原快速检测,一旦结果呈阳性就自我隔离。
企业和提供必要服务的员工也做出贡献,让经济活动和社会服务得以继续。他们一再适应不时改变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应付供应链受干扰和人手短缺的问题。他们在面对巨大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尤其是那些受重创的行业 因为你们的勇气和毅力,灵活应变,让我们保住了国人的生计,也做好准备,使新加坡能在后冠病时代变得更强韧。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我们的医护人员,你们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个人代价,日复一日地长时间工作,从疫情初期便是如此,在休息日时回到医院代班,顶替感染冠病的同事,你们配合医院的安全措施,不惜冒着感染风险,尽心照顾冠病患者。因为你们的付出,我们这两年来才能过着接近正常的生活。 一些国家有大量的医护人员辞职。但我们的医疗团队、医生和护士始终坚守岗位,把工作做好。所以,我要向我们的医护和前线人员表示感激,我谨代表全国人民由衷地向你们说声谢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