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前鋒報》報道,外交部長賽夫丁阿都拉表示,該決定符合大馬的外交政策框架。他也表示,此舉是為了支持首相依斯邁沙比里的願景,也就是讓馬來語成為東協第二大語言。
賽夫丁補充,大馬將在東協峰會及聯合國大會等國際會議上使用馬來語。
「使用本國語言向其他國家發送信件是大多數國家的普遍做法。例如,阿拉伯國家用阿拉伯語向大馬外交部發送一封信,並附有英文翻譯。」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些使用馬來文的官方信件,同時也會翻譯成其他語言(視接收信件的國家語言)。
提高聯合國常用語言掌握能力 與此同時,賽夫丁也表示,當局已努力提升外交官員在國際關係領域的語言掌握程度,他補充,基於英語的問題不大,外交部還著力提高另外五種聯合國常用語言的掌握能力,即阿拉伯語、華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
「達成上述目的的方法是,在將外交官派遣到特定國家(例如阿拉伯國家)之前,我們將確保他們遵循課程並掌握最低水平的阿拉伯語,也優先考慮精通該語言的官員。」
賽夫丁補充,外交部還將與公共服務部(JPA)商討重新制定第三語言津貼的方案,以確保該津貼也能提供給在國外工作的其他官員。
他表示,政府正在增加各種語言的翻譯人數,特別是跟隨首相出席國際會議的翻譯員。
「雖然私人界有專業翻譯,但因為這涉及到雙邊關係和政府保密的非公開會議,當局不能立即使用專業翻譯服務。」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面子書 推特 電郵 Tele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