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二(3月29日)起,社交聚会人数限制将从目前的五人放宽至10人,人们在户外也可选择不戴口罩,但室内仍须戴口罩。
李显龙总理昨早(3月24日)发表全国讲话时宣布调整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允许75%居家办公的员工返回工作场所上班。超过1000人出席的大型活动,人数限制设在场地容量的75%。
总理解释,由于病毒在户外传播的风险显著较低,人们在户外可选择不戴口罩,但室内仍须强制戴口罩。安全距离规定则维持不变,不戴口罩时仍须保持一米距离,以确保把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总理说,新加坡的抗疫之路已来到一个重要里程碑。绝大部分人口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种,几乎所有符合条件者也已注射追加剂。
他指出,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引发的疫潮顶峰已过,并正在消退。很多人也曾染疫并已康复,因此新加坡人口的群体免疫力更强了。
关键的是,新加坡医疗系统仍保持坚韧,尽管在奥密克戎疫潮最严重时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仍挺过了难关。如今医疗系统的负担依然沉重,但看诊压力已放缓。
总理说:“在决定多快放宽限制、放宽多少的时候,我们深知不能让医护人员和医疗系统所承受的压力达到极限。这会导致医护人员负担过重,让急需治疗的冠病和非冠病患者面临危险。”
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必须衡量严苛防疫措施对企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对孩童学习、或是年轻人、家庭和社群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带来的影响。
“在考虑了所有因素后,我们相信新加坡已做好准备,果断地迈向与冠病共存。”
疫情来到重要转折点 新加坡将果断迈向与冠病共存
疫情暴发至今已两年多,李总理指出,从一开始,新加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护生命,以及把可避免的死亡病例降到最低,坚决不让新加坡陷入有人无法获得救治的严峻情况。
(李显龙总理面簿视频截图)
回顾这两年来的抗疫阶段,李总理说,疫情初期,因为还不太了解冠病病毒,新加坡因此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接着德尔塔变种毒株来袭,新加坡继续实施严格的防疫措施减缓病毒传播速度,直到多数人完成疫苗接种。
德尔塔之后,又来了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种毒株。虽然当时新加坡已达到高疫苗接种率、医疗系统健全,但是为了让医疗系统和医护人员有足够时间应对,新加坡仍选择收紧边境措施,并延后放宽安全管理措施。
不过,如今奥密克戎高峰期已过,李总理认为,是时候果断地迈向与冠病共存的阶段。
他说:“过去两个星期,单日新增病例已经有所减少。现在的每周病例增长率约为0.8,如果能保持这样的趋势,单日新增病例大约会在三周内减半。”
冠病疫情趋稳是 全国上下集体努力成果
全国上下携手抗疫是新加坡疫情稳定并改善的关键,李显龙总理尤其感谢医疗和前线人员两年来坚守岗位,努力不懈做好自己的工作。
李总理说,新加坡人了解抗疫的重要,信任政府,并且接受医疗专家的建议,遵守安全管理措施,同时为自己和至亲接种冠病疫苗。
(李健玮摄)
总理也表扬新加坡人在抗疫期间互相支援,同时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自行检测,并在检测结果呈阳性时自我隔离。
此外,企业和必要服务员工也各司其职,让经济活动和社会服务得以持续。
总理说,尽管他们得适应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更新,而且面对供应链和人力资源中断等挑战,但大家仍保持韧性,受疫情严重冲击领域的人员更是如此。
总理尤其感谢医疗人员的牺牲和贡献,包括自疫情暴发以来长时间值班,冒着感染病毒的风险照顾病患。
“因为有你们,我们过去两年维持近乎接近正常的生活。”
总理指出,一些国家出现医疗人员集体辞职的情况,但新加坡医疗人员一直坚守岗位,坚持不懈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代表充满感激的新加坡人,对医疗人员和前线工作人员由衷致谢。感谢你们!”
只要有接种 入境几乎没有限制
新加坡将大幅放宽跨境旅游限制,通过新的疫苗接种者旅游框架,让新加坡人更容易出国,几乎就和疫前的情况一样。
李显龙总理说,新加坡之前一直谨慎行事,是因为不知道奥密克戎毒株会带来怎样的冲击。如今奥密克戎疫情已受到控制,而且几乎所有病例源自社区感染,境外输入病例只占极少数,因此新加坡可以安全重开边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