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形容,大馬與新加坡在新冠疫情管理事務上攜手合作,而他也在衛生部長凱里身上學習到不少收穫。
他讚揚大馬在新冠疫苗接種以及地方性流行階段過渡期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他也期許兩國在新冠疫情中變得更加強加。
王乙康此次來馬進行公事訪問,他在今日巡視衛生部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並分享了新加坡應對新冠疫情的8項方案及策略。
他在致詞時說,第一,國家在管理疫情方面必須遵循科學,了解病毒並給出相對的應對方案。
「作為政策制定者,如果我們想拯救生命和保護社會,我們必須讓科學為應對方案作出決定。 病毒是如何傳播的?傳播率是多少?一個無症狀的人可以傳染給另一個人嗎?潛伏期是多久?疾病的嚴重程度如何?這是是我們都必須知道的事情。 」
「第二,若我們以科學為指導,我們必須接受了解任何新病毒原體都需要時間。當我們這樣做時,我們必須準備好重新審視我們過去的假設和誤解,改變我們的想法,並對指導方針和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
他指出,第三的方案是必須準備好迎戰的道具,即提升新冠疫苗接種率、安全管理措施和確保醫療體系運作順利。
「在新加坡,我們嘗試在這三種道具中尋找平衡,即不要執行太過嚴謹的社交限制,同時也不要負擔醫院。 」
「第四,人民必須肩負起自身責任,為此政府也簡化所有的標準作業程序,只保留3種SOP,即確診及有症狀病患、確診但無症狀病患以及身體健康無恙的SOP。 」
「第五,我們也必須支持醫療人員,他們身為疫情的最後後盾。若確診者沒症狀,可自行回家隔離或前往診所,並減少大醫院的掛號,讓醫護人員可專注於救治疫情較嚴重者。 」
他說,第六項是政府與民眾必須誠實與清楚地溝通,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疫情期間定期向人民發表談話,解釋當前疫情狀況,以便人民對疫情有心理準備,才不會造成恐慌搶購。
「第七,建立信任。新加坡政府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與人民建立信任,因此在疫情下人民會相信政府的決策。比如說政府所推行的疫苗接種計劃也獲得了人民接受,目前有超過95%的人口已接種2劑疫苗。」
「第八,我們必須跨境合作,因為病毒傳播不分國籍、種族或宗教。在全世界疫情穩定下來前,所有人都是不安全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