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疫情何時能結束,走向正常生活啊?!
萬事通即時新聞
今日疫情數據
新增確診 8940 人
累計確診 104萬4661 起
這兩天萬事通刷新聞的時候,發現一位網友的感嘆:“以前是談癌色變,現在感覺除了新冠,別的都不算病了!”話雖簡短,卻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如果過度防疫的話,下方網友的留言很可能會變成現實。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應了當下的情況:眾人談“新冠”色變。
疫情來臨2年多,帶給我們的壓力太大了。我們早就期待著疫情結束,回歸正常的生活: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出國就出國,想聚餐就聚餐!
對此,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疫情結束需要滿足這幾個方面!
疫情何時結束?
衛健委專家表示需滿足4個方面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從理論上來說,疫情結束需要滿足4個方面:
1.新冠病毒變得越來越弱。致病力、傳播力越來越弱,對人的健康危害和生命威脅越來越小;
2.疫苗更加有效。能預防重症和死亡,也能防止感染了,預防重症和死亡率的能力更高。
3.有特效藥。除了現有的有效藥物以外,出現更有效的藥物,甚至是特效藥,早期就可以把病情阻斷。
4.國際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在減輕,我們外防輸入的壓力變小等等。
這些綜合起來,看病毒本身,看它的危害度,看我們所具備的武器和手段,這些綜合起來才能討論我們什麼時候可以來調整我們的策略,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
專家指3大原因
解釋中國為何堅持動態清零
據悉,奧密克戎病毒的感染者多為輕微症狀和無症狀感染者,世界各國均已走向與冠病共存,為何中國還堅持動態清零呢?
梁萬年對此指出了3點原因:
1.從全球來看,新冠疫情仍處在大流行期。
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疫情還在上升階段,外防輸入壓力依然存在。本土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頻發”的疫情態勢,內防擴散也是項重要任務。
2.奧密克戎雖然毒性弱,但傳染性很強,容易使更多人感染。
一個大的感染人數乘上它的致病率或者致死率,就會形成一個絕對數大的重症群體,甚至是死亡群體。危害依然很大,我們還不能夠忽視。
3.另外,我國具備“動態清零”的基礎、條件和能力。
兩年來的防控已證明“動態清零”是有效的做法,也符合中國實際。從2020年4月份以來,本土散發病例甚至是局部的聚集性疫情,都是和境外病例有關聯的,中國本土是乾淨的,這為“動態清零”奠定了基礎。
吳尊友也表示,實現“動態清零”目標的難度比以前更大,這就需要我們更早的發現疫情,更快的採取措施,各項措施的落實需要更徹底。
中國防疫措施更精準
核酸檢測要求更細化
就在昨天(22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
對此,國家衛健委也做出了解讀:
1.強調科學精準,對劃定的區域進行核酸檢測。將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員”修改為“區域”,區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決定。(這就是說,中國接下來會減少“封閉區域”,不會輕易進行全市核酸檢測)
2.進一步明確完成時限要求。規定了劃定範圍的核酸檢測應當在24小時內完成。(劃定時間,減少核酸檢測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時長)
3.增設9個工作專班。在多個方面作出了更加具體有針對性的指導。(專職專責,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加快檢測速度)
相比上一版本的核酸檢測指南,第三版要求核酸檢測目標明確、有的放矢,有效利用寶貴的核酸檢測資源。
中國防疫措施更便宜
抗原快速檢測臨時納入醫保
21日,國家醫保局發布《關於切實做好當前疫情防控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省級醫保部門,將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及相應檢測項目臨時性納入本省份基本醫保醫療服務。
天津、雲南、河南、重慶等多省份明確檢測收費上限,新冠病毒抗原檢測總費用封頂15元/次。此外,抗原檢測試劑也將被納入集采。
相信隨著大量抗原檢測儀上市,價格會暴跌,我們進行抗原檢測也會更方便。
中國防疫措施更方便
鼓勵各地防疫因地制宜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採取精準的防控措施,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他表示,精準防控是動態清零的精髓,要真正實現動態清零,最關鍵的是要精準防控。
而“精準”最核心的精髓是四個字:快速、有效。在有效的前提下強調快速,不能因為精準,忽視了有效性。
從清零到共存的新加坡
總理解釋為何要走向“共存'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中國也會走向“中國式與病毒共存”?
說起中國何時能回歸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萬事通就想到了不久前,中國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表示,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
【詳情請點擊:】
而新加坡為了讓人們早日回歸到疫情前的生活,抗疫政策早就從清零演變到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
去年9月10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全國講話,表示“清零政策”已經不再適用於新加坡,“與病毒共存”才是新常態!
1. 最初採取“清零政策”是因為我們對病毒還不夠了解,本地的疫苗接種率也很低,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即使感染新冠致死率和病重率也會很低。
2. 如果採取“清零政策”,病例稍多就封城,待開放以後,社區病例還會捲土重來,因此這種封城是永無止境的。
3. 採取“清零政策”會對本地經濟與商家造成很大的打擊,人們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回歸到疫情前的生活,這會加大人們的精神壓力。
4. 大多數人都沒有感染過新冠,因此自然免疫力很低,就算接種疫苗也還是有被感染的風險。
新加坡曾提出6點新常態
現正在前往或已經實現
在邁向新常態的途中,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可謂時松時緊。“封”了解,解了“封”。疫情嚴重就“封”,疫情減緩就“解”,反反覆復。被廣大網友調侃新加坡的抗疫模式是“仰臥起坐式抗疫”。
但在中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看來:中國“動態清零”及新加坡“動態開放”的防疫措施,是現階段各個國家面對實際情況作出的最優選擇,防疫效果也非常好。
【詳情請點擊:】
去年的時候,新加坡曾提出過達到預想中的新常態:
新加坡預想中的新常態
新常態1:口罩要繼續戴,或到最後才放開
新常態2:已接種者居家令可縮短或用檢測代替
新常態3:未來日增200例或成社會常態
新常態4:全國接種疫苗率提高後,將不再區分有無接種
新常態5:50%左右的患者可以在家隔離
新常態6:公共場所出現病例,不必再關閉消毒
新常態7:遊客通過VTL入境也成為新常態
從現在新加坡的疫情現狀看,距離達到理想中的新常態為之不遠。
新常態正在實現
口罩: 根據現有的政策,只要佩戴口罩就可免除1米安全距離;
居家康復: 感染奧密克戎患者多為輕症,大多已居家康復;
日增200例: 目前新加坡日增仍在1萬左右,還需進一步減少;
居家隔離: 抗原自檢呈陰性即可外出,最長隔離7天;
疫苗接種率: 目前已有92%人口完成疫苗接種,71%已接種追加劑,逐漸實現全民接種
公共場所出現病例: 現在新加坡已經不僅是公共場所出現病例了,很多網友表示,身邊的朋友很少有沒中冠病的。
遊客入境: 新加坡正在逐步擴大VTL國家,以及擴大航空、海路、陸路VTL。
去年10月份,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所說:“大家不需要因為感染冠病而害羞,也沒有什麼值得好怕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遲早都會感染”。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現在新加坡的確診人數已經破百萬,這意味著每5個人就有1人確診。再考慮到有網友確診後沒向衛生部報告,這個數字還會更高。離全民感染也就更近!
新加坡的新常態目標正在逐步實現,距離“與病毒共存”更進一步。不知中國何時能實現“動態清零”,疫情走向結束,恢復正常生活!
通心粉們覺得中國會演變成獨特的“中國式與病毒共存”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6924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31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