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外交部长赛夫丁阿都拉昨日宣布该部将开始使用马来文对外发出官方信件后,昨日便”以身作则“,用马来文写信给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赛夫丁昨日在个人面子书上,分享他用马来文撰写上述公函的照片。
他在贴文中写道:“我今天(24日)用马来文撰写给美国国务卿的公函。这是我第一封用马来文写给外国部长的公函,这也符合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昨日(23日)在国会上议院发表的声明。”
首相依斯迈沙比里23日在国会上议院表示,他将与东盟领袖协商,建议把马来语列为东盟第二语言。
赛夫丁在另外一份声明中表示,外交部将会巩固马来语作为外交语言的地位,并在双边和国际会议、外交文件和场合使用马来语。
加强外交官员翻译能力 他指出,外交部也将训练内部官员的翻译和口译能力,或成立由专业翻译员组成的翻译单位,或与大马翻译员协会合作出版马来语外交词汇书籍等等。
依斯迈沙比里上个月指示,政府官员在参加海外国际研讨会或官方业务时,必须尽量使用马来语。若各国代表使用各自的国语交流,大马代表也必须使用马来语。但若在场人士都说英语时,大马代表才可考虑使用英语。
依斯迈沙比里也将在9月的联合国研讨会,及10月的东盟高峰会上使用马来语发表演讲。
称大马积极处理罗兴亚难民课题 另外,赛夫丁也在面子书上分享,他出席强迫迁移的亚洲对话会(Asia Dialogue on Forced Migration,ADFM)时,其在会议中强调了强迫迁移的人口错置在亚洲区域的实况。
他写道:“受到最严重打击的人是最脆弱的人,例如来自缅甸的罗兴亚难民。”
他表示,这是为什么大马积极于相关利益关系方展开一致和全面的区域合作,以应对这些情况。
赛夫丁指出,上述对话正逢巴厘进程(Bali Process)20周年,旨在推定区域内的政策对话、共享资讯、实际合作,以应对强迫迁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