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中國各省各地確診病例暴增,以致各個地區接連開始進行封鎖管理。
在極大壓力下,3月14日凌晨,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上海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發微博說,他和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討論了數小時對中國這波疫情的看法。
(圖源:張文宏醫生微博)
就在今日(3月24日)凌晨,張文宏再髮長文,與民眾分享近期所發生的事,並回應一些大家所關心的問題。
他表示「現實很骨感」。此次的抗疫可謂是上海史上最艱難的一戰,確診者已超越年前的預期,因此醫療資源也十分的緊張。雖然目前進入隔離中心的多半為無症狀或輕微症狀感染者,但他們仍有病情加深的風險。
他也強調,「我們不能假裝毫無困難,但我們在跟著疫情變化不斷學習和改進,爭取讓患者的感受更好,更快恢復健康。」
緊接著,張文宏開始回答大眾較為關心的問題:
一、上海未來的抗疫模式
許多人對上海的防疫措施提出了不滿。
上海是一個超大型的國際城市,面對無症狀感染為主的奧密克戎毒株攻擊,防疫難度較大。
許考慮的是如何在不影響城市經濟活動的情況下,又能有效管控疫情。目前採取的主要策略為:滾動篩查、鎖定重點、切斷傳播鏈。
好消息是,據篩查大數據表明:非管控區的確診病例已逐漸下滑,僅占總病例的10%,預示疫情已逐漸受控。
雖然疫情的轉折點還未出現,但改條件已逐步具備。
二、中國國家衛健委頒布核酸檢測指南更新,
透露中國未來抗疫新動向
3 月 22 日,中國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有關《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的新通知。
主要調整,一為強調科學精準,對主要區域進行核酸檢測;二為將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員」改為「區域」,區域大小由疫情防控來決定。
這預示著中國抗疫已經逐步進入新階段。各個防疫措施,如停擺城市經濟生活、多輪全員檢測等將被進行調整。
但在不進行全域停擺以及全員檢測的情況下,中國能否能跑得過奧密克戎?
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極快。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若中國不採取以快制快,將沒有機會跑贏該病毒。
對此,中國國家衛健委新指南表示:會對核酸檢測「進一步明確完成時限」。各省市(包括城區常住人口 1000 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均需要在 24 小時內完成全市核酸檢測的目標匹配採樣和檢測力量。這樣的高要求能保證後續滾動篩查跑得過病毒傳播的基本需求。
而新指南發布當天,上海市已經把「嚴格核酸篩查,加快提升大規模核酸檢測能力,強化『采、送、檢、報』全流程協同和精準調度」作為工作重點。因此,這也讓上海市開始具備跑贏奧密克戎的能力。
三、香港重磅疫苗有效性數據公布,
第三針接種提供全面保護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線預發表了關於疫苗作用的論文。結果顯示,兩種疫苗可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在60歲或以上的成人中,兩劑滅活疫苗對新冠重症與死亡的保護率達到74.1%,不如BNT162b2 (有效率 88.2%)。
可見,這兩種疫苗的三劑接種能夠有效預防新冠重症跡死亡率,該保護率均達到了95%以上。
以上的疫苗數據奠定了未來,中國走出疫情的底氣。
四、今後抗疫,維持生活正常化
應放到與動態清零同樣重要的位置
上海疫情暴發以來,社會各個單位均投入到抗疫工作中,但許多人民反映,「封控區內生活照顧不夠,封控時間過長,醫院反覆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難」。
這些問題的確存在,中國有關方已看到這些問題,也不會迴避,而需一一解決。若不解決,抗疫成功的意義將大打折扣。現在很明確,有關方面看到了這些問題,也直面這些問題。
新冠抗疫本是個漫長的過程,不該抱著日子不過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態。中國應該做的是既控制好疫情,又能保障大家的生活。保持就醫通道暢通的同時,還需保障人民經營的小微企業的生存。以上便是上海抗疫後一階段的重點。抗疫尚未結束,但生活還要繼續。
— END —
編輯:JXY
即時匯率請查看
今日匯率1新幣= 4.694 人民幣(*截稿前)
在新加坡儘量使用微信支付,人民幣消費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