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就讀A Level課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2-03-26

01 開A-level課程的國際學校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和國際學校走的是不一樣的課程體系。

政府學校使用的是A-level課程,而國際學校則是以IB課程為主。

雖然A-level和IB課程都具有很高的國際認可度,但是如果想要在新加坡本地發展,自然還是A-level會更方便一些。

一方面,本地的公立大學,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等,都有A-level的直接申請途徑,每年都還會公布用A-level申請的參考分數線,

國大公布的21/22學年各專業A水準參考錄取分數線

此外,A-level還有一個IB課程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A-level屬於新加坡的「國考」之一。根據新加坡移民局的規定,參加過新加坡國考並在新加坡學習兩年以上,在申請永久居民PR時會有極大的優勢。

正因此,不論是想要在本地名校就讀,還是在新加坡定居發展,A-level都是更適合的選擇。

不過,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想要進入政府體系的A-level課程卻並不簡單,必須要通過難度極大的AEIS考試才行

對於既想要享受國際學校教學氛圍,又想要走A-level升學路徑的家庭而言,伊頓國際伊頓國際教育集團旗下的迷爾頓國際學校(淡濱尼校區)是一個完美的選擇:不同於其他國際學校,它的11-12年級,採用劍橋國際A-level課程。

02 迷爾頓國際學校的優勢

作為開設A-level課程的國際學校,迷爾頓國際學校(淡濱尼校區)有以下優勢:

01 實力雄厚

迷爾頓國際學校隸屬於「伊頓國際教育集團 EtonHouse Education Group」,它是新加坡實力最雄厚的國際教育機構之一。

自從在新加坡於1995年成立第一所伊頓學校以來,已在新加坡、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緬甸、中東和哈薩克等12個國家開設120所學校,總共為全球10,000多名兒童提供了高質量的國際教育!

而在新加坡,伊頓集團更是開遍全島,擁有17個校區,讓住在各個地區的家庭都可以享受便利而高質量的教育。

02 教育體系

迷爾頓國際學校為學生提供從幼兒園一直到高中(4-18歲)的完整的教育路線,讓學生獲得全方面的發展與培養。

其中:

幼兒園階段(4-6歲),學校提供以瑞吉歐理念為基礎的探索、思考與學習課程

小學階段(7-11歲),提供國際小學課程(IPC),英國國家課程+新加坡本地的數學課程

中學階段(12-16歲),提供國際初中課程(IMYC),英國國家課程+新加坡本地的數學課程,9年級起,開始教授劍橋國際高中基礎學歷課程IGCSE

高中階段(17-18歲),提供劍橋國際A水準課程(A-level)

整套課程體系為學生量身設計,兼顧了國際課程和本地政府教學體系的優勢。高中階段從教材到課程結構,均與新加坡政府學校的A-level高度同步。

03 一流設施

迷爾頓國際學校(淡濱尼校區)擁有超一流的現代化校園,設施一流,配備了足球場、運動場、圖書館、專業實驗室等設施。

也可以聯繫智選君:zxzysg6隨時安排看校哦~

左右滑動查看校園

師資強大,教師來自不同國家和背景,但都在國際教育中經驗豐富。而學生的國際化程度也特別高,目前擁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1000餘名學生,可以讓孩子真正從小培養國際化視野。

04 高性價比

而迷爾頓國際學校還擁有超高性價比,不同於不少國際學校動輒天價的學費,迷爾頓國際學校的學費非常親民,甚至比私立學校的A-level課程還便宜,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學費不到20000新/學年

而且對於不少中國孩子來說,語言關都是他們需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新加坡國際學校基本都開設EAL課程(英語輔助課程),幫助外國學生最快速地跨過語言關。動輒8000+新幣一年的EAL收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而迷爾頓國際學校的EAL課程收費則為:S$1,284 新幣/年 (標準 EAL)和S$2,568 新幣/年 (EAL 加強班),性價比極高!

以上就是這所開設A-level課程的優質國際學校的基本情況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國立大學2026Fall理學院提前批公布!這幾類同學適合申~
  • 免考AEIS但可以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三育中小學正在招生中!
  • 中國高考倒計時!選對留學路徑成功逆襲
  • NTU 圖靈人工智慧學者項目:高額獎學金助力,開啟 AI 逐夢之旅
  •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指南:通往亞洲頂尖學府的黃金通道
  • 一文看懂!2025新加坡政府學校空餘名額+申請熱度全解析(附表)
  • 驚!2025新加坡KET考試大變革,國際學生留學之路危機四伏!
  • 中國高考倒計時!選對留學路徑成功逆襲
  • 新加坡競賽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學術與創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