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洲林家大厝之二落
林和坂亦在北溪头围仔(今溪洲)购地兴建大厝,由长子秉原督建,包括西侧两栋的四合院(现称林秉祥祖厝,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习称“二落”,相传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其中东侧大厝被称为“家庙”;东侧五栋相连的三合院(现称林秉祥古民居,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习称“五落”,相传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林家宅邸四周原有护庄水渠,设置吊桥控制进出,前埕开敞,建筑为典型漳州传统民居式样,工艺精湛,尤以木雕砖雕为胜,局部装饰可见西洋影响。布局均为前院落,后有连排平房,作为辅助居住与仓储使用。
溪洲林家大厝之五落
林秉祥与秉懋均出生于浒茂,并接受启蒙教育,对于祖籍地感情深厚,继承父亲慈善遗志,以其父之名兴办义学(9所采蘩学校、1所浒茂商业中学等)义诊(采蘩医局)等。两兄弟更是凭借前瞻观念与融资能力,大力推动龙溪农工实业的近代化,包括1913年在石码(龙溪首府)创办的“石码华泰锯木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16年创办“石码建丰酒厂”;1918年开设“石码建祥电机织造厂”;1929年在漳浦县万安村创办“丰祥农林公司”等。
溪洲林家大厝家庙内林秉懋肖像
林秉祥在距离家族宅邸不远处的田洋中购地兴建溪洲别墅(俗称番仔楼),占地15亩,由别墅楼、鱼池、花圃、凉亭、架空楼组成,由水泥长廊相互连接。龙溪地方相传:林秉祥1918年返乡时,曾计划在溪洲别墅西侧兴建占地约50亩的浒茂公园,包括大礼堂、图书馆、旅馆、球场、小西湖等;也计划在塔仔脚北边兴建中学、大学等,试图将浒茂打造成文明先进的城镇。浒茂公园于1920年代动工,后因和丰公司遭遇重创,仅完成亭、池、假山、蝴蝶园、桃园、柑园,以及林秉祥墓园。
已成危楼的溪洲别墅
厦门是林和坂家族往来浒茂与星洲的中转之地,也是和丰船务的重要港口,除了投资工商业、支持慈善事业,他们也购地置业,作为英籍民将产业在英国领事馆完成注册登记。根据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浒茂林家在厦门岛曾拥有至少两处临海产业,均由林秉懋购置。其一是1916年6月2日购置的英国租界3号地块,此地块于1936年4月15日转让给Chee Seng Tong Limited;另一产业是位于厦门岛寮仔后的面海地块,于1926年11月直接从当地人陈金白手中购置,1927年12月14日在英国领事馆完成注册登记编号为地块157号。
难圆的浒茂林旧梦
浒茂林家在星洲的事业昌盛将近半个世纪,今时今日鲜少有人提及他们,但终在星洲留下可供追忆的痕迹:天福宫戏台后街曾经的“福龙茂”估俚间(今史坦利街王公司大厦),是他们为浒茂乡亲提供庇护的场所;和丰公司产业集中的合洛路(今美丽华酒店、统一酒店与阿波罗酒店所在)的小山曾被称为“和丰山”;新加坡河畔曾有两处码头被命名为“和坂基”(Ho Puah Quay)与“秉祥基”(Peng Siang Quay)。至今尚存的遗迹是和丰油较的三座仓库,2017年为黄祖耀之孙黄鼎文接手,改造成为富有特色的古迹酒店——The Warehouse Hotel(仓库酒店)。
残存的林秉祥墓构件
遗憾的是,浒茂林在厦门的投资与产业早已被遗忘,所幸龙溪仍流传他们的事迹,溪洲林家大厝得以幸存,家庙中悬挂着林家几代人的肖像,于2011年列为龙海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残破的老屋亟待保护与再利用,溪洲别墅与浒茂公园已成危楼废墟。令人叹息的是林家祖孙三代的墓葬,浒茂公园内的林秉祥墓地在文革期间遭受破坏,迁葬于榜山田边村,残存的墓石构件存放在家庙后院;其祖父林纯直与父亲林和坂的两座墓葬,在近年的大开发中被迁入废弃的浒茂公园。
迁入浒茂公园的林纯直墓与林和坂墓
浒茂林家父子毕生试图在祖家建一方乐土,归葬故里以庇护家族。然而,两代人的努力无法抗拒时政巨变。2020年1月6日,笔者带领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的学生考察浒茂林家大厝,重温一场星洲旧梦。
2020年1月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师生考察溪洲林家大厝
(作者为ON-LAB创办人兼主持人、本刊编委)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