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新增確診7584起,含本土病例7376起、境外輸入208起,累計106萬0723起。死亡病例新增13起,累計1239起。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本土新防疫措施詳解
二、新加坡出入境新防疫措施詳解
三、中國駐新大使館:加大抽查核實力度
三、新加坡昨通報6起死亡病例,總體病死率降至0.116%
四、普通輸氧降至114人,新增兒童病患一人
五、ICU重症降至24人;普通型病例降至735人
在昨天的總理講話以及跨部門抗疫小組記者會後,衛生部發出文告,透露關於新政策的更多細節。以下梳理出兩部分新加坡本土和出入境的新政策詳解。
新加坡本土新防疫措施
從3月29日(下周二)起:
1.聚會人數增至10人
將允許最多10人在不戴口罩的情況下參與聚會。家庭訪客的上限人數也將從5人增至10人。
2. 戶外不強制戴口罩
戶外指的是:組屋樓下、巴士車站、能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公園、草坪、自然步道等露天場所。
室內指的是:辦公樓、商場、電梯、巴士、地鐵、小販中心、濕巴剎、咖啡店、組屋區商鋪、教室、圖書館等。
(圖源:衛生部)
3. 居家辦公比例從50%降至25%
每家公司可以有高達75%符合條件的員工到工作場所上班,但仍需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4. 安全社交距離
在戴口罩時,不強制保持1米的安全社交距離。但在不戴口罩時,仍需保持1米距離。
5.大型聚會增至75%容納量
對於不超過1000名參加者的活動,場地的容納量並無限制。
對於超過1000名參加者(需戴口罩)的活動,場地容納量將從原本的50%增至75%。對於無需戴口罩的活動,參加者需保持1米安全社交距離。
(圖源:unsplash)
其它活動:
1. 堂食人數開放至10人
允許最多10名完成疫苗接種者在餐館、小販中心、咖啡店等餐飲場所同桌堂食。
2. 取消10點半後餐飲店不得售賣酒精飲料的規定
晚上10點半後,大家仍可以也可以在餐飲場所內飲酒。
3. 年長者可接種第二劑加強針
八旬或以上年長者、安老院住戶、免疫力低下者、長期基礎病患者將可以接種第二劑加強針,提高保護,其他人暫不要求。
(圖源:衛生部)
4. 允許現場演出
允許恢復現場演出、街頭表演等,但大家仍需遵守安全管制條規。
5. 允許歌唱表演
在戴口罩的情況下,歌唱表演等活動允許恢復,公眾也可以在參加活動時歡呼。
6. 聽障或學習障礙學生和教師上語文課時可不必戴口罩
7.各個學府可恢復海外交流,讓學生到他國進行交換學習
而對於許多人關心的合力追蹤檢測(TraceTogether),部長解釋,目前該政策不變,因為App上仍可顯示疫苗接種狀態。
新加坡出入境新政策
已接種的本地旅客回國
14天內感染醫療費政府承擔
即日起,所有已經完成疫苗接種的新加坡本地居民,包括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長期證持有人(如WP、SP、EP等),從境外回到新加坡14天內如果確診,醫療不再自費,而是由財政承擔。
12歲以下兒童以及健康情況不允許接種疫苗的,冠病醫療費也由財政承擔。
但是,選擇不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本地居民和所有短期旅客,冠病醫療仍須自費。
(圖源:unsplash)
新加坡邊境防疫下周大開
幾乎回到「解放前」
從4月1日起,新加坡啟動VTF,邊境大開,入境防疫要求與措施幾乎回到疫前狀態。
我們比較一下出現疫情之後,新加坡邊境防疫的三個階段:綠色通道、VTL、VTF。
最早與中國大陸互設「綠色通道」
在疫情出現之後,新加坡邊境基本封鎖,只與極少數特定國家和地區開通「綠色通道」,讓極少數特定商務旅客和政務旅客可以出入。
除了這些極少數旅客,新加坡邊境基本上是全封閉的。
最早跟新加坡互射設綠色通道的是中國大陸的滬、津、渝、蘇、浙、粵六個地方,於2020年6月啟動。
後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汶萊、韓國、日本、印尼、德國陸續也啟動了綠色通道。但,再後來,
新加坡去年九月啟動「接種旅客通道VTL」,截至今年三月,一共與32個國家與地區啟動了VTL。
後來,由於出現德爾塔疫情,各國重新封鎖邊境,於是,這些「綠色通道」陸續在2020年底、2021年初關閉。
第二階段:VTL
整個2021年,新加坡對境外旅客分類管理,按風險級別分四類,第一類是低風險國家與地區(中國大陸、港台澳門),無須行前檢測,入境檢測陰性即可自由活動,無須隔離。
其他三類旅客則按風險高低,入境檢測免不了,有些必須做行前檢測,有些隔離時間長,有些隔離時間短;有些可以自選酒店隔離(如韓國旅客),有些則只能在政府指定場所隔離。
例如美國屬於最嚴格的第四類,行前48小時須檢測,入境時需要PCR核酸和ART抗原雙重檢測,必須在指定地點隔離14天,期間必須接受四次檢測。
還有一類則索性不開放,主要是印度等南亞五個國家和緬甸。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到了2021年8月,新加坡處於德爾塔波之中,政府發現防不勝防,於是放棄清零。
到了九月,新加坡開始啟動「接種旅客通道VTL」,已經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旅客,只要行前檢測、入境檢測結果為陰性,即可自由活動,無須隔離。
VTL旅客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只能乘搭專屬的VTL航班,整架飛機只有已經完成接種的VTL旅客,不能參雜有非VTL旅客。
後來,新加坡陸續開設了32個國家和地區的VTL。
第三階段:VTF
分「一般」「限制」兩大類
從4月1日開始,新加坡啟動「接種旅客旅行框架VTF」,取代現有的VTL。
VTF跟VTL有什麼差別?
第一個差別:VTL只對32個國家和地區開放,對其他絕大多不開放;VTF則是對「一般旅行」開放,對「限制旅行」不開放。
所謂「限制旅行」,指的是出現風險性極高的新病毒株的國家或地區。
那麼,在VTF下,哪些國家屬於「一般旅行」?哪些屬於「限制旅行」?
按新加坡政府的劃分,目前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屬於「一般旅行」,暫無任何國家和地區納入「限制旅行」。
以下我們集中談談「一般旅行VTF」和VTL的差別。
第二個差別:VTL旅客須事先申請入境許可,VTF旅客無須申請。
第三個差別:VTL旅客須乘搭VTL專屬航班,VTF旅客可以乘搭任何航班;VTF啟動之後,不再設有VTL專屬航班。
第四個差別:VTL有人數配額控制,VTF取消人數限制。
第五個差別:VTL旅客入境時須做檢測,VTF取消入境檢測要求。
簡單說,除了需要做行前檢測,VTF旅客入境新加坡,與疫前毫無差別。
至於行前檢測,以往是要求PCR核酸檢測,VTF則靈活處理,可以是PCR核酸檢測,或是由專人進行ART抗原檢測,或是在專人遠程監督下自行ART抗原檢測。
VTL和VTF相同或相近之處有哪些?
VTL和VTF都是對已經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旅客開放,12歲以下兒童不受限制
VTF也可以允許未接種旅客入境,但必須做行前PCR核酸檢測,入境也須檢測,入境在自選地點進行SHN隔離七天,在七天之後進行PCR核酸檢測。
中國駐新大使館:加大抽查核實力度
今日(3月25日),中國駐新大使館發文稱下一步將根據國內有關要求,繼續加大抽查核實力度,繼續完善防控相關舉措。赴華旅客應積極配合,按要求做好行前健康隔離,走完排查流程後再赴華。
中國駐新大使館通報
當前,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受輸入疫情影響,中國國內疫情亦出現反覆,防疫形勢十分嚴峻。同時,疫情輸入使中新航班出現大面積熔斷,給中新人員交往帶來不利影響。為防範疫情輸入,在國內統一部署下,我館陸續出台一系列遠端防控措施。配合使館做好防輸入工作,是每一位赴華旅客的責任。
面對新冠病毒不斷發生變異,切斷病毒傳播鏈條,健康隔離和檢測仍是防範疫情跨境傳播的最有效手段。為此,使館呼籲,赴華旅客應切實按使館要求做好行前健康隔離,避免行前感染;按要求進行檢測,避免帶疫出行;做好旅途中個人防護,避免機場、機上交叉感染。曾確診人員應如實申報感染史,並按要求走完排查流程後再赴華。
下一步,我館將根據國內有關要求,繼續加大抽查核實力度,繼續完善防控相關舉措,請擬赴華旅客關注我館有關政策發布,給予充分理解,積極配合,從我做起,為保護自身和其他旅客健康安全,保障中新航班正常運行貢獻力量。
新加坡3月24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24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8478起,含本土8304起、境外輸入174起,累計105萬3139起,破105萬起。
昨天通報6起新增死亡病例
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6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226起。
所有7起死亡病例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3人病逝於3月24日;23日、22日、18日各有一人病逝。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3月24日按七天移動平均,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08人死亡;未接種疫苗的,0.26人死亡;後者為前者的3.25倍。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16%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1%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24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05萬3139起確診病例,其中1226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17%降至0.116%。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1%,與前一天同。
增長率升至0.79
本土病例的移動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自前一天的0.76升至0.79,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79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23天維持在1.0以下。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1353人 (16%) ,ART抗原檢測陽性7125人 (84%) 。
新加坡把ART抗原檢測陽性計入確診統計,香港特區也是;中國大陸不把抗原檢測陽性列為確診,但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不同地方對「確診」的定義和方式不一。
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檢測中心做的ART抗原檢測陽性才計入統計;大量自測陽性病例未計入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因此,確診數據並不能反映疫情全面。當局制定政策的依據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資源是否有擠兌風險。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截至3月24日,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ICU重症降至24人
ICU重症病房有24人,比前一天少2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9人 (-3) ,六旬9人 (+1) ,40歲至59歲5人 (=) ,20歲至39歲1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19人 (+1) ,輸氧觀察有5人 (-3) 。
ICU輸氧觀察的5人當中,10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60%已接種加強針。
ICU病危插管的19人當中,26%未接種疫苗,74%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8%已接種加強針。
3月24日按七天移動平均,新加坡每10萬人口當中,已完成疫苗接種的,0.42人為重症;未接種疫苗的,1.03人為重症;後者為前者的2.45倍。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117人
再增兒童病患一人
原有青少年一人已好轉
普通輸氧病人有114人,比前一天少3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85人 (=) ,六旬17人 (=) ,40歲至59歲10人 (-1) ,20歲至39歲無人 (-2) ,12歲至19歲青少年無人 (-1) ,0至11歲兒童2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輸氧病患114人當中,18%未接種疫苗,82%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0%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735人
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735人,比前一天少73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448人 (-53) ,六旬129人 (-14) ,40歲至59歲82人 (-1) ,20歲至39歲28人 (-2) ,12歲至19歲青少年1人 (+1) ,0歲至11歲兒童47人 (-4)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昨增客工宿舍病例23起
本地社區病例8281起
在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客工宿舍病例23起,本地社區病例8281起。
客工宿舍陽性率26.02%,本地社區陽性率17.48%,新加坡本土總體陽性率18.46%。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在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不足12歲的兒童占13%。
境外輸入病例174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74起。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半年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 END —
編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