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制藤60年不言休 手藝好生意反而難做

2022-03-28

因父親擔心孩子在外溜達容易學壞,當同齡人都在玩樂時,十多歲的曾煥樞就起早摸黑到父親的藤器店裡幫忙製作藤椅和送貨,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藤製家具的手藝。

後來,父親身體抱恙,曾煥樞毅然接手生意,沒想一做就是60年,儘管已年過70仍不想退休,「只要健康允許,我就會一直做下去。」

曾煥樞14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手藝。(圖:關美玲)

14歲開始學手藝

位於紅山中1巷第122座的「曾美利藤器」家具店於1948年成立,專門售賣傳統手工製作的藤製家具如藤椅、藤桌、藤架及籃子等。掌舵人曾煥樞告訴《8視界新聞網》,生意是他的父親一手創辦的,他是第二代,50多年前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生意後就一直做到現在。

曾煥樞說,他14歲時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手藝。「當時的社會比較複雜,父親擔心我們出去會學壞,就叫我們幾個兄弟姐妹到店裡幫忙,開始學做一些簡單的圓圈、椅子等。」

就這樣,他不知不覺就掌握了手作藤器的手藝。後來,他的父親病重,他不忍父親辛苦,就毅然把生意接手過來,堅守至今。

曾煥樞制藤約60年。(圖:關美玲)

藤製家具耐用是優點也是缺點

曾煥樞說,新加坡的藤業在1970年到1980年代末非常蓬勃,除了本地家庭爭相購買藤製家具外,許多西方國家的人也喜歡從我國訂購藤器。可惜到了1990年代,店裡就不再收到外國訂單了。

他說,七八十年代的本地家庭都喜歡購買藤製家具。「當時的需求都是一張三個位和兩個單人的,加上一張桌子,放在客廳剛剛好,都會這樣購買一整套。」

不過,隨著本地的居家空間越來越小,新一代人也比較喜歡新穎款式的家具,藤製家具就越來越少受人青睞。

此外,藤製家具輕巧耐用,顧客可以安心使用二三十年,曾煥樞笑說:「藤製家具輕便耐用,但也因為太過耐用了,我要再做你的生意,要等二三十年,可是我們有多少個二三十年?」

曾煥樞說,藤椅非常輕便耐用。(圖:關美玲)

無人傳承 有人拜師學藝都熬不過三天

本地的藤器市場小,日常用的一些藤器也多數直接從外國進口,加上肯拜師學藝的人寥寥無幾,使得本地的藤器製作工匠越來越少。

曾煥樞坦言,他沒有接班人,幾個孩子沒人願意接手,他也不鼓勵他們繼承他的生意。

「我們這個行業已經走到黃昏了,我的感覺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因為時間太長,還有就是我們的工資,因為是手工的,都是很慢製造出來,所以他們的收入會受到影響,過不了活,雖然有些人說想要學,但不到三天就不見人影。」

儘管如此,他對於沒有接班人這回事並不感到遺憾,只可惜將來退休後無法再幫老顧客修理陳年藤椅。

「很多老顧客對藤製家具很有感情,壞掉了都不忍丟棄,終於找到我可以幫忙修理好,他們都非常高興,他們開心,我也高興。我看我會做到我的健康不允許我再做,我就收掉。只要我的健康還好,我還是會繼續做下去。不管以後發生什麼事,只要我能夠做,我就是一定要做下去。」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