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主旋律大片《長津湖》為何在新馬兩地引發爭議?    

2021-11-02

中國講述韓戰事跡的主旋律大片《長津湖》近日將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登陸上映。然而,這部在中國本土票房報捷的電影,在新馬兩地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在馬國大型電影放映商嘉通院線(GSC)的官方面簿上,大批網民在GSC宣布公映《長津湖》的貼文底下留言,反對該部電影上映。

“不了,謝謝。”

反對電影上映的網民認為,描述中國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有宣傳共產主義及扭曲歷史之嫌,同時也認為這根本是一部給中國人看的“洗腦篇”。

有網民特地標記馬國通訊及多媒體部,及國家電影發展局(FINAS),要求當局禁止該片在馬國上映。

“這部電影試圖宣傳中共的強大。同時,這部電影也沒有反映真實的歷史,相反的他們試圖扭曲成‘共產主義是正義的’,以及他們成功在韓戰中擊敗聯合國軍隊。”

“這是宣傳片,是扭曲的歷史。”

也有人批評,馬國當局過去阻止了多部涉及馬來亞共產黨題材的本土電影上映,但如今卻又對中國電影抱持雙重標準。

一名網民更表示,《長津湖》的上映有可能會對馬國政治體系和國家安全造成負面影響。

除此以外,更多網民是以戲虐方式表達對這部電影的不滿。

“影片結束後要是沒有人哭,建議放幾個催淚彈,全場禁止吃爆米花、喝可樂,這些都是邪惡美帝的產品。”

“會把冷氣開到最冷,讓觀眾嘗試當冰雕連的滋味嗎?”

GSC宣布《長津湖》公映的貼文得到的反應明顯較其他貼文來得火熱,至今已有3800多個表情符號,其中有一半是屬於負面反應的“笑臉”和“怒臉”。

在新加坡,該部電影即將在“雙11”上映的新聞同樣引來了部分網民反彈。

“爛片拿給小粉紅就可以吧,顛倒歷史是非來讚揚祖國強大。”

“洗腦洗到國外。”

“這是五毛洗腦電影。”

《長津湖》在國外上映引發巨大爭議,或許並非偶然事件。

中國當局對《長津湖》的定位,幾乎已註定該片不再可能被“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眼光來看待。

作為中共成立100周年的賀禮片,該片在中國上映以來,已打破了中國的票房紀錄。當地官媒更是極力吹捧,一時間蔚為風潮。

中國官方論述將電影中當年倉促出兵朝鮮,卻因冬裝資源不足而活活被凍死的三個連隊,用“全員化作了晶瑩的冰雕,聳立在自己的陣地上”等話語來歌頌。隨著電影的播放,“冰雕連”成了國家和民族尊嚴的象徵。

在中國票房大收的《長津湖》成為今年全球票房之冠。(路透社)但與此同時,有關電影的負面評價,以及對韓戰正當性的省思,卻又遭到官方的無情打壓。

中國財經媒體人羅昌平在微博中寫道:

“半個世紀之後國人少有反思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就像當年的沙雕連不會懷疑上峰的‘英明決策’。”

(沙雕為中國流行語,意指愚蠢。)

“僅從零下三十多度被活活凍死這樣一個殘忍的細節看,冰雕連值得憐憫,不值得歌頌,而背後造成這些年輕子弟活活凍死的人更應該承擔責任。”

羅昌平隨後被當局以“侵害英烈名譽罪”逮捕。

《長津湖》劇照。(網際網路)除了抗拒國內輿論針對韓戰的反思,北京同樣也對《長津湖》作為一部電影的藝術成就所受到的負面影評加以打壓。

在中國影評網站“豆瓣電影”上,《長津湖》目前的評分僅為7.4,在戰爭片和歷史片的類別中,僅比其餘48%和49%的同類型電影來得好,以電影水平來看,這顯然並非太高的評價。

然而,中國社會因《長津湖》而被激起的熾熱民族情緒,以及北京的有意操作,卻使任何有關《長津湖》的討論,陷入“只讓你多看,沒讓你多問”的氛圍。

影評公眾號“深焦DeepFocus”就因為發表了有關《長津湖》的評論文章《粗製濫造的主旋律,到底獻給誰看?》,而被封禁兩周。

中國官方極力追捧的滿滿“主旋律”感,無可避免讓《長津湖》被貼上大外宣的標籤,國外觀眾自然無法以純粹商業片的角度視之。

《長津湖》在豆瓣的評分並未展現出它在中國輿論中一面倒的態勢。(網站截圖)除此之外,對歷史的不同詮釋,也讓《長津湖》在國外上映時無可避免引起反彈。

一些分析質疑,中國志願軍當年在長津湖戰役中根本沒有取得勝利,不少史料都佐證在該場戰役中,中國付出了遠多於聯合國軍的代價,但《長津湖》的歷史敘事卻明顯有“喪事喜辦”的意味。

另外,“抗美援朝”的正當性多年來也遭到不少質疑。

一些史觀認為,當年韓戰是在朝鮮時任領導人金日成的主導下才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為防止韓國被併吞而在釜山登陸,並一路打退朝鮮軍隊,向中朝邊境的鴨綠江挺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中國的官方宣傳口徑則一直強調“抗美援朝”戰爭是美國人強加給中國人的。但史料卻顯示,聯合國軍當時沒有進犯中國之意,一旦到了鴨綠江,他們就會班師回國。

換句話說,讓不少中國子弟在嚴寒下成為“冰雕連”的戰爭,或許原本就可避免。

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在朝鮮南侵韓國後登陸救援。(NARA)從《戰狼2》到《長津湖》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另一部同樣充斥中國民族主義的主旋律電影《戰狼2》在中國以外地區上映時,尚未引發如此劇烈的爭議。

兩者之間的差異,基本上足以反映近年來國際政治局勢的丕變。

《戰狼2》上映時,正好搭上了中美關係惡化的時代洪流。

從那時起,中美的激烈對抗使中國外交從過去的“韜光養晦”轉而成為“戰狼外交”。

主演《戰狼2》的中國男星吳京剛好也主演了《長津湖》。(網際網路)相較過去,中國在外交上更外顯、更自信、更強勢,使一些國家的民眾開始對此警惕和反感,甚至在中文世界中也引發越來越多反彈。馬國創作歌手黃明志充滿嘲諷意味的《玻璃心》近日得以大紅大紫就是一例。

如今,當一部中國官方力捧的主旋律大片飄洋過海上映,一些新馬國民眾會對《長津湖》產生負面觀感,箇中原因也就不難想像了。


相关文章

  • 轎車失控直接衝進咖啡店 馬國婦女吃早餐慘被撞死
  • 【GE2025】徐順全:民主黨為三巴旺市鎮制定了發展藍圖 就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出建議
  • 【GE2025】李智陞:行動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未改變 始終以居民為中心
  • 印巴連續三晚交火 巴軍殺死54名武裝分子
  • 涉持假護照入境馬國販毒 47歲獅城男新山落網
  • 柬埔寨一酒店房間遭縱火 中國籍男嫌犯被捕
  • 曼谷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 釀63死31人下落不明
  • 馬警搗毀偽造銀行卡團伙 逮捕42歲新加坡男子
  • 德輪胎巨頭關閉46年馬國工廠 近千員工料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