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戶外可不戴口罩第一天,你摘了嗎?連續兩天新增病例低於5000起

2022-03-30

在戶外戴口罩條例從昨天(3月29日)起放寬,但多數人出門時還是選擇戴口罩。

記者走訪後港以及碧山鄰里,觀察絕大多數的新加坡人即使在戶外,也依然戴著口罩。

到勿洛南鄰里中心的公眾,多數還是選擇戴口罩(陳來福攝)

碧山居民謝亞珠(80歲,退休)與往常一樣,從住家步行到附近的鄰里中心買早餐和日常用品,唯一不同的是今天無需在路上戴口罩了。「像我一樣的老人家,走幾步路就喘了,現在路上不用戴口罩,就覺得舒服多了。」

不識字的謝亞珠,對於哪一些地方可以選擇不戴口罩,哪一些地方可以帶口罩非常清楚。她說,這幾天聽新聞得知這些信息,熱心的鄰居在她今早出門時也再三提醒她。

謝亞珠今年確診感染冠病並已經康復,她說,如果戶外場所很多人,她也會選擇把口罩戴上,以免病毒傳播。

與朋友約好一起出門的呂佳燁(19歲,學生)受訪時說,雖然不怕自己感染冠病病毒,但她的父母年事已高,免疫力較弱。她說:「即使規定放寬,我還是要在戶外繼續佩戴口罩,因為我想保護我的家人。」

王順德(65歲,股票經紀)今早從住家步行至碧山地鐵站上班時,選擇把口罩拉下。「今天的天氣很好,能夠呼吸一點新鮮空氣也不錯。」

他指出,如果把口罩拿下來也不知道要放在哪裡,步行短短一段路抵達地鐵站後又要把口罩戴上。「如果我路過其他人的時候,我還可以快速把口罩拉上來。」

雖然自然通風的巴士轉換站屬於戶外場所,但是後港以及碧山的巴士轉換站中,多數民眾依然戴著口罩。

後港以及碧山的巴士轉換站中,多數民眾依然戴著口罩。(王彥燕攝)

62歲的咖啡店店員卓美歡今早在後港巴士轉換站等巴士。雖然政府不再強制規定,但她仍然在出門時全程戴著口罩。她受訪時說,自己無論是在戶外或者室內都會繼續戴口罩。

卓美歡說:「雖然很多人都已經打疫苗了,但疫情現在還是沒有清乾淨。我還是會覺得有些不安全。戴口罩讓我能保護自己以及身邊的人。」

巴士車長吳東來(67歲)指出,自己會在所有的公共場合繼續戴口罩。「我怕被傳染,同時也害怕會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吳東來說,身為巴士車長的工作性質讓他需要每天都接觸很多乘客,口罩是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重要防範措施。

昨早出門時選擇不戴口罩的鄭智謙(25歲,學生)認為,如今是時候新加坡邁向與病毒共存了。

他說:「我以為今天會看到一些選擇不戴口罩的新加坡人,但是我出門時一個也沒看到。但我也不覺得奇怪,因為新加坡人比較『怕死』(kiasi),多數應該會先觀察情況,然後再決定是否戴口罩。」

在市中心的上班族,多數也選擇繼續佩戴口罩。(李健瑋攝)

雖然防疫措施放寬 李顯龍吁民眾繼續履行個人責任

新加坡昨天起放寬防疫安全管理措施,李顯龍總理呼籲民眾繼續履行個人責任,監督自己的健康。

他前晚在個人面簿發文說:「我相信很多人都期待新加坡冠病措施明起放寬。我們將能有更大組的聚會、再次欣賞現場演出,以及在辦公室與更多同事見面。人們在戶外可選擇不戴口罩,雖然我們仍非常鼓勵戴口罩。」

新加坡也將從4月1日起,歡迎所有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入境,無須隔離或搭乘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航班。

總理說,新加坡能夠邁出這重要的一步,是因為人們在整個疫情期間保持團結,儘自己的一分力,包括接種疫苗、遵守安全管理措施、相互扶持,以及保護新加坡的醫療系統。

他說:「在繼續展望前方機遇和挑戰的同時,也讓我們對新加坡在冠病旅程中能夠走到這一步,心存感激。請繼續履行個人責任,監督自己的健康。」

文:李庚洧、黎抒旋、楊浚鑫

攝影:陳來福、王彥燕、李健瑋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