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次出台女性發展白皮書,在未來10年通過25個行動計劃提升女性地位,打造更公平與包容的社會。其中,21歲至35歲的女性日後能選擇凍卵,為婚後受孕做準備。
新加坡女性發展白皮書3月28日出爐,內容涵蓋五大方面,即職場平等、對看護者的支援、防止暴力與傷害、扶持女性的其他措施,以及觀念上的轉變。
目前,新加坡僅允許有特定疾病的女性凍卵,例如患癌女性能在接受癌症治療前這麼做。
從2023年初起,21歲至35歲女性無論是否已婚都可凍卵,但只有合法夫妻能使用冷凍的卵子生育。
女性發展白皮書提出讓21歲至35歲的健康女性也能選擇凍卵,為將來婚後受孕做準備。(嚴宣融攝)
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政府鼓勵人民儘早結婚生子,以增加自然受孕的機會。
然而,早前一系列全國對話反映出,一些女性擔心年輕時沒能找到合適的伴侶。「她們希望自己即使遲婚,還是有機會組織家庭,所以政府研究了不同方案後,建議讓女性選擇冷凍卵子。」
為幫助女性作出選擇,孫雪玲說,她們須接受手術前輔導,了解凍卵手術的侵入性和局限,例如成功生育的機率低,以及高齡產婦面對的風險等。
凍卵年齡上限定在35歲,與捐贈卵子的一致,因為年過35歲女性的卵子品質會大幅度下降。使用冷凍卵子進行人工受孕的年齡則不設上限。
政府與民間組織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舉辦了160場全國對話,收集近6000名新加坡人對女性發展的看法,並把反饋整合成這份白皮書。適逢新加坡頒布婦女憲章60周年,政府也把2021年定為「歡慶新加坡女性年」,回顧和頌揚新加坡女性的成就。
根據白皮書,一系列行動計劃旨在促使新加坡邁向一個男女平等合作,並且都能自由和充分追求理想的社會。除了凍卵,其他計劃包括讓靈活工作安排成為職場常態,以及提高居家看護津貼。
新加坡首次出台女性發展白皮書,打造更公平與包容的社會。(陳淵莊攝)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說,婦女憲章60周年提供了契機,讓人們共同檢視一些之前不那麼急切要應對的課題,如職場平等和凍卵。
作為人民行動黨婦女團主席的楊莉明說,面對冠病疫情,新加坡在思考如何以更強的姿態再出擊時,也希望提高對女性課題的關注,而不只是著眼於經濟挑戰和社會流動性等。
共115頁的白皮書也強調實現觀念轉變的必要。新加坡積極在職場、家庭與社會各方面扶持女性之餘,下一輪女性發展的進程有賴於全體社會各盡其責,辨識和消除性別刻板印象。
政府將在未來10年,攜手社區落實白皮書上列的25個集體行動計劃,並會在2027年展開中期檢討。國會下周復會時,預計會針對白皮書進行辯論。
哈莉瑪總統在面簿貼文說,政策與制度須因應女性面對的新挑戰而演變,這些挑戰包括人口老齡化和隨之衍生的看護需求。
她說,白皮書列出的行動計劃將解決這些優先事項。「從1961年的婦女憲章,到今天的白皮書,我們必須繼續為所有新加坡女性提供機遇。」
文:黃貝盈
攝影:陳淵莊、嚴宣融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