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迄今为止,新加坡的历史保护建筑存量约为7,200座,最新加入保护名单中的是黄金坊。这是一个建于1970年代初的现代商业和住宅综合开发大型项目,也是这个时期第一座被保护的大型单位所有权建筑,标志着新加坡建筑保护工作迈入新阶段。它的设计体现了该时期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商的先驱精神,展现了他们对于新加坡未来的充沛信心。如今,它正在等待着开放和大胆的投资者通过建筑修复、适应性再利用和集约化策略来重新唤醒它。
黄金坊
提升行业能力
由于建筑遗产的未来取决于业主和建筑专业人士的关怀,新加坡政府还于1995年推出了建筑遗产奖 (AHA),以嘉奖建筑保护方面的最佳实践。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20座不同类型和尺度的建筑获此殊荣。除了在技术上的卓越表现之外,最近还推出了建筑遗产奖的修订计划,以表彰更多利益相关者,包括那些通过修复和激活遗产资产、为社区创造长期有形和无形价值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力图确保受保护的建筑继续成为其独特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以展示新加坡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的历史遗产。同时,通过其独特性的展现提升经济价值,使历史建筑也成为受重视的个人和社区遗产,成为备受追捧的投资。
加东的红色街屋
结论
建筑文化遗产是提升民族凝聚感和建立市民身份认同的关键基础。现代摩天大楼与历史悠久的传统倾斜屋顶并列,突出了新加坡实现城市复兴的独特方式。城市更新及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新加坡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未来延续下去。
备注:部分图像与文字转载或参考自新加坡城市宜居中心(CLC)官网及出版物、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A)官网、联合早报,维基百科等。
笔记碎碎念:
城市更新肩负着土地高效利用、历史空间盘活、人文记忆再生和社交活力重塑的可持续发展使命。如何让城市及市民过去和现在的记忆在空间载体中延续下来?如何将加强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作为城市发展的优先事项?如何驾驭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微妙的平衡?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来源: 邦城规划
编辑: 规划师笔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