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何在俄烏戰事上「強出頭」,你真的了解新加坡立場嗎

2022-03-31

煙火璀璨下的魚尾獅。(海峽時報)

作者 祥子

烏克蘭戰爭已進入第二個月,新加坡一開始便譴責發動侵略戰爭的俄羅斯,小國立場國人一般都可以理解。

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坦克。(路透社)

《聯合國憲章》清楚保障各國生存的權利,新加坡對任何侵略性的戰爭也特別敏感,經常第一時間發表外交立場,充分顯示作為小國,新加坡對任何被侵略國家的遭遇感同身受。

譴責俄羅斯的立場聲明也就是新加坡對同類事件的一貫立場。但新加坡接著對俄羅斯採取一些制裁行動,在民間引起一些困惑甚至擔憂。

一些人也認為新加坡已經選邊站,站在美國一邊,這有必要嗎?

相比之下,其他東協成員國對烏戰的態度似乎刻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他們的沉默顯得很「大聲」。網上也有人認為,馬來西亞就比新加坡聰明,不吭聲,立場模糊最好。

新加坡為啥「強出頭」,難道連「明哲保身」這一點道理也不懂嗎?

坊間和網上的閒言閒語,政府肯定是聽到了。

所以,外交部長維文重複解釋新加坡的立場,並以1983年,新加坡在聯合國大會上投票反對美國入侵格瑞那達為例,說明新加坡一貫堅持《聯合國憲章》下的國際法精神。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於3月26日《聯合早報》言論版上發表的文章中,也提到美國入侵格瑞那達的戰爭。這個例子可以說明,新加坡是站在不義之戰受害國的一邊,不管侵略者是哪一個國家。

(聯合早報)

回顧歷史,新加坡在聯合國投票中反對俄羅斯也不是第一次。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聯大在1980年1月提出呼籲外國軍隊撤出阿富汗的議案,新加坡也投了贊成票。

在東西方冷戰的年代裡,我國選擇站在西方一邊,符合新加坡反對共產主義擴張勢力的立場。對我國而言,這是生死攸關的大課題。

在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一年前,即1978年,受到蘇聯老大支持的越南揮軍進入柬埔寨,發動了長達十年的侵略戰。在這期間,新加坡每年都領頭髮動東協以集體力量在聯合國提出要求越南撤出柬埔寨的議決案。

越南終於在1989年從柬埔寨撤退,而柬埔寨自此出現了一個親越的政府,直到今天。

越、柬兩國分別在1995年和1999年加入東協大家庭。越南與東協盡棄前嫌,融入本區域的最大組織,是由於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領袖們識大體,給本區域開創一個合作、和平、穩定的環境。

李顯龍總理(左四)在2019年6月23日與東協成員國其他領導人一起出席第34屆東協峰會的開幕儀式,同台牽手合照,寓意團結一心。左起為時任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緬甸國務資政翁山淑枝、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東道主泰國首相巴育、越南總理阮春福、汶萊蘇丹波基亞、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以及寮國總理通倫。(聯合早報)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儘管如此,越南還是不願意別人把那一場打了十年的柬埔寨戰爭視為侵略戰爭,柬埔寨政府跟越南的看法一致。

張志賢在他的文中提到「入侵柬埔寨」,連「入侵者」是誰都省略,對越南的敏感,新加坡領教過。

2019年,越、柬兩國還曾經因為李顯龍總理在一次貼文中提到這場侵略戰爭,而對新加坡很不爽,差點升級為外交風波。

2003年,美國領導的盟軍發動伊拉克戰爭,新加坡並沒有反對。當年新加坡還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一個成員,聯大安理會要求伊拉克遵守解除大規模殺傷武器的禁令,新加坡投票支持這項議決案。對國際恐怖主義威脅的擔憂,是新加坡當時採取立場的基本考量。

新加坡雖然是小國,但一向在國際重大問題上積極發聲,難免給人講話大聲,有時還有點「不識時務」的印象。

政府凡事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要老百姓都明白政府的苦衷,有時候還得多費唇舌,而不是一紙聲明,一個面簿貼文、或是一篇文章就能取得最大效果。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中國女店長和大馬員工在牛車水大打出手,現場血跡斑斑…
  • 孫燕姿演唱會被嘲「身材走樣、造型隨便」!這才是新加坡的鬆弛感
  • 李顯龍嚴正警告外國人,身份政治在新加坡沒有立足之地!
  • 【GE2025】林瑞蓮:國會需要更多女性議員
  • 【GE2025】失去重要部長將削弱治理能力?梁文輝:行動黨應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