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雜貨店養育三代人 「做生意 是一世 非一日」

2022-03-31

老字號雜貨店養育三代人,一塊招牌匾額,走過88年歷史,盡顯斑駁滄桑。

這家位於金文泰西1街第603座組屋的雜貨店,只要顧客一光顧,映入眼帘的便是「金順源」三個字,高掛在店前的招牌牌匾。

雖然斑駁老舊,漆料早已脫落,卻與第三代掌舵人楊弓勇(72歲)的狀態成了鮮明對比。身體硬朗的他,永不言休,更向《新明日報》記者娓娓道來老雜貨店走過的歲月。

楊弓勇講述招牌「金順源」的歷史。

楊弓勇表示,曾祖父從金門南下到新加坡謀生,於1934年開了這家雜貨店後,一直營業至今。第一間店鋪位於直落亞逸(Telok Ayer)一帶,舊址就是現在的中國廣場(China Square),當時因為需要拆除,才搬到現址。

「1993年,我們才搬到現址,也靠近我們的住家。當時,父親已逝世了10年。」

他表示,自小在父親的教誨下,學習如何做生意。「我們家共有7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小學畢業後就到雜貨店幫忙。父親離世後,他就與大哥,以及小他4歲的弟弟,共同經營雜貨店到現在。我大哥也不幸於2017年因心臟病過世。」

回想起「金順源」這三個字的淵源,他表示「金」取義金門,代表著祖籍地;至於「順源」二字,就像是父親所說的金玉良言,「做生意不是做一天,而是一世人」,賺錢必須腳踏實地,才會源源不絕。

楊弓勇長子於1986年在舊雜貨店前留影。(受訪者提供)

保留歷史 招牌牌匾以木為材質,雖完好無損,但字跡的漆料已脫落。

楊弓勇表示,曾想過刷上新漆,但老前輩勸阻說,應保留歷史,原汁原味,因此一直保留著原有的樣子。

他也說,常有顧客經過,被古色古香的牌匾吸引。

孩子各有發展 楊弓勇表示,自己育有3名孩子,大兒子今年42歲,在理工學院擔任講師,二女兒今年35歲是名特殊教育老師。至於小兒子31歲則是一名顧問。由於孩子各有發展,因此不會讓他們繼承家業。

「我也是半退休狀態,孩子空閒時會來幫忙,我和妻子將做到不能做為止。」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