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通说
新加坡上周新增444起骨痛热症病例,创2022年新高!
随着新加坡的疫情度过了高峰期,人们都沉浸在解封的快乐里,仿佛遗忘了那个困扰新加坡多年的另一病症,那就是骨痛热症!
本地上周新增444起骨痛热症病例,伊蚊黑区更是多达20个,通心粉们要做好防护啦~
新加坡今年现3000起骨痛热症病例
光上周就多达444起,创下新高!
新加坡虽然新冠疫情有所缓解,不过骨痛热症疫情却日益严峻,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新加坡骨痛热症病例,过去一个月来持续高涨。 上个星期的新增病例更是高达444起,创下2022年的新高 ,也比过去几年同期相比更高!
环境局表示,上星期的骨痛热症新增病例也比前一个星期多出20起。而今年至今, 本地已出现近3000起骨痛热症病例了!感染群竟然高达112个!
要知道每年的6-10月才是伊蚊的高峰期,而现在才3月底啊!当局表示,会在高峰期到来之前,展开全国预防骨痛热症活动,同时也会到骨痛热症活跃区进行家访,宣导防蚊意识。
新加坡伊蚊黑区多达20个
当局挂红色布条提醒民众
截稿前,新加坡的伊蚊黑区已经多达20个!其中兀兰、武吉班让、武吉知马、杜弗、实龙岗、后港等地都是重灾区!
环境局将会在这些住宅区附近贴上红色横幅,提醒公众该区是伊蚊的滋生的高发区,公众需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蚊措施。同时当局也呼吁群众每星期都能至少进行一次“灭蚊五步骤”,以此来清除家中的积水。
从今年1月到2月期间,当局共展开约10万1000次稽查行动。对建筑工地进行的约1070次稽查行动中,就发现了约2600个伊蚊滋生处。
埃及伊蚊增多17%
第三型病毒更容易传播
当局分析,之所以今年的骨痛热症病例持续走高, 主要是因为社区里有更多的埃及伊蚊出现,他们的数量比起同期增长了17%!
埃及伊蚊是一种会传播登革热、屈公热、兹卡热、黄热病与其他疾病的蚊子。 此蚊可借由腿部的白色标记与胸节上表面的里拉琴形状来辨识,毒性比一般的伊蚊还要大。
同时第3型病毒(DENV-3)也在持续传播,加上许多人都在居家办公,这些都增加了民众被咬的几率。
看来返回办公室办公,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民众应注意屋内积水
及时清理生活垃圾
通心粉们可能不知道吧?带有病毒的蚊子都有点“瞎”,它们在第一次往往无法叮到血管。于是就会反复尝试,直到成功为止。而每叮一次,这些蚊子都会在宿主的皮肤中留下包含病毒的唾液,非常烦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