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今增確診5605例,死亡5例。。
本期報道包括:
一、中國如果現在開放國門,疫情和經濟影響會怎樣?
二、新加坡昨新增5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3%
三、ICU重症增至26人,半數已接種加強針
四、普通輸氧降至72人,47%已接種加強針
五、普通型病例降至562人,58%已接種加強針
中國大陸如果現在開放國門
疫情和經濟影響會怎樣?
3月30日,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高瑞東發《如果開放國門:新增測算和經濟影響》一文 (簡稱「高文」) 。
現階段中國大陸是否具備開放國門的條件?倘若開放國門,疫情會如何反彈?會對經濟帶來哪些影響?何時是合適的開放國門時機? 高文採用「新加坡模式」和「歐美模式」,對此進行了詳細探討。 我們節選有關的部分如下:
一、假設中國大陸開放國門,疫情如何反彈?
高文曾測算,在德爾塔擴散期,在「歐美模式」下,倘若中國開放國門,單日新增峰值或達21萬例;在「新加坡模式」下,中國開放國門後,單日新增峰值或達1.7萬例。而在奧密克戎擴散情境下,疫情反彈規模會更大。
(中國採取動態清零策略。圖源:gov.cn)
假設情景一:與病毒共存的歐美模式,取消所有防控舉措
結合疫苗接種率以及現階段防疫舉措,高文通過對比五個歐美國家 (美國、英國、法國、丹麥、瑞士) ,假設中國大陸按照歐美模式開放國門,單日新增確診峰值或達815萬左右,累計確診或達到4億零867萬例。
假設情景二:新加坡模式:入境分級管控,國內社交隔離,實施更新管控
之所以選取新加坡,是因為新加坡完全接種率已超過90%,加強劑覆蓋率也達70%以上,符合中國的開放國門時間點下接種率的要求。
高文指出,新加坡的人口密度約為中國大陸人口密度的54.26倍,新加坡奧密克戎擴散期的感染率約為13.9%,那麼對應中國相同情境開放後感染率可能為0.256%。
平均來看,假設中國大陸按照新加坡模式開放國門後,單日新增確診峰值或達8.39萬左右,累計確診或達到361萬例;北京、上海、深圳單日新增確診峰值分別可能達到1.18萬、4.01萬、6.29萬例。
二、「歐美模式」與「新加坡模式」對比
高文認為,歐美多數國家採取的是與病毒共存的模式,入境限制大幅放開,國內疫情管控舉措大多被解除,稱之為「歐美模式」;新加坡雖然也放開了入境限制,但對待疫情的態度並不是「躺平」,而是根據情況實時更新管控要求,稱之為「新加坡模式」。
一、歐美模式:完全放開,與病毒共存
2021年11月以來,在奧密克戎毒株肆虐之下,歐美國家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峰值均突破前期高點,無論是感染率,還是單日新增峰值,奧密克戎的傳播力都強於德爾塔毒株。
在防疫舉措方面,歐美初期有所收緊,中期完全放開,新冠陽性患者隔離天數大幅縮短,例如美國,陽性患者隔離天數從十天減至五天。
在疫苗接種方面,多數歐美國家完全接種率已達到80%以上,加強劑覆蓋率不斷提升;在特效藥方面,研發進展推進快,多國相繼批准使用授權
二、新加坡模式:入境分級管控,國內管控趨嚴*
相比於歐美國家,奧密克戎在新加坡的蔓延時點較為滯後,2022年1月初起,奧密克戎在新加坡的蔓延開始提速,並且反彈高點大幅高於德爾塔時期。從病死率來看,新加坡在奧密克戎擴散期的病死率則遠低於德爾塔擴散時期。
高文指出,事實上,2021年6月之前,新加坡一直採取的動態清零策略,單日新增病例也一直保持在極低水平。2021年7月開始,新加坡政府宣布,不再採取清零策略,開啟了開放國門的步伐。
為應對奧密克戎蔓延,新加坡加速推進居民疫苗接種進度。截至2022年3月30日,新加坡的兩劑疫苗接種率已達92%,加強劑覆蓋率也提升至71%。
(* 編按:作者成文時,新加坡管控較之歐美嚴格,近日已大幅開放)
(2022年3月29日,新加坡開放十人堂食、戶外不必戴口罩等)
三、假設中國大陸開放國門,經濟影響如何?
高文測算結果顯示,在歐美模式下,倘若中國大陸開放國門,單日新增峰值或達815萬例,累計確診可能達到4億例;在新加坡模式下,倘若中國大陸開放國門,單日新增峰值達8.4萬例,累計確診達361萬例。
高文指出,過去在「動態清零」策略下,很多國內城市本土零新增,城市內活動基本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與國外國家措施相比,中國大陸的大型活動與社交距離的限制相對較少,居民戶外不戴口罩的也越來越多,這是由中國嚴格的入境管控所保障的。
而倘若入境管控放鬆,必然需要一系列相對趨嚴的國內活動管控,來對抗境外輸入病例在境內的大幅蔓延。海外主要國家在應對開放後疫情反彈時,也大多採取了「外松內緊」的做法。
根據海外國家的做法,高文列舉了開放後,三種可能的國內管控情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第一,「非封閉+有限社交隔離」。這一舉措類似歐美的做法,在入境上大幅開放,在國內限制上也大幅放鬆,對於社交隔離等的限制逐步減少,持有疫苗接種證明即可自由出入公共場所。
在這個情景下,高文推測,中國大陸經濟環比增速或回落2個百分點。
第二,「非封閉+嚴格社交隔離」。類似新加坡的做法,不再採取局部地區的全封閉舉措,但會採取嚴格的社交隔離與疫情防控舉措來阻止疫情的繼續蔓延,包括推進加強劑接種、禁止大型活動舉辦、嚴控大規模社交聚會。
在這個情景下,高文推測,中國大陸經濟增速環比增速回落3.8個百分點,分項來看,投資、出口逐步修復,但是消費仍受到較大衝擊。
第三,「局部封閉+嚴格社交隔離」。這一舉措延續中國大陸目前的疫情防控舉措,繼續採取當前的動態清零策略,即從嚴從實開展防控工作,通過局部地區的封閉舉措,快速控制聚集性疫情。
在這個情景下,高文推測,中國大陸經濟環比增速或回落10個百分點,工業生產短暫停滯,消費、投資均受到較大影響。
綜合以上三種假設情境,高文指出,倘若中國大陸開放國門後導致疫情反彈,經濟的影響取決於所採取的應對舉措;開放國門不僅要考慮醫療資源的籌備、緊急情況的應對,也要同時考慮其對經濟增速的影響,需要積極的宏觀政策相配合,以減輕對經濟的衝擊。
四、中國大陸何時開?
預計2023年兩會後是關鍵窗口
高文指出,2022年3月以來,奧密克戎在中國大陸本土蔓延加劇,多個省份的疫情反彈明顯。
從受影響省份來看,本輪疫情波及的省份數量和所涉及的經濟體量,均創下了2020年3月以來的新高。在各地較為嚴格的疫情防控要求下,市內和跨區域人員流動明顯下降,全國百城擁堵指數、城市地鐵客運量均出現較大下滑。
高文指出,目前中國大陸疫情全面放鬆管控的條件尚不充足,包括疫苗全面接種、口服藥物供給、居家檢測試劑提供、分級診療策略、居家隔離流程、應對大規模疫情的防控體系和醫療資源準備等幾方面,貿然放開只會適得其反,導致短期內大量人群感染,造成醫療資源擠兌、社會生活停擺的情況,也會造成疫情大規模反彈。
從最近中國大陸各地的疫情應對情況看,高文認為,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上,中國大陸還沒有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準備,現在還不能「躺平」。因此,今年年內並不是合適的放鬆管控以及開放國門時機。
高文推算,按照當前第三劑加強針的接種進度,到三季度,中國大陸第三劑加強針的覆蓋率將達85%以上,將有效提升群眾體內抗體水平,增強應對奧密克戎的保護性。
另,一些口服特效藥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遞交新藥上市申請,但距離大規模落地應用還需時日。
同時,中國大陸需要足夠的時間進行醫療分級管控以及醫療資源的調度配合,例如建設方艙醫院、病例實施分類收治,輕型病例由收入醫院變為實行集中隔離管理等。
還有一個關鍵,就是今年年內有重大會議要召開,需要社會穩定。
因此,高文認為,短期來看,當前採取的社會面清零策略是應對當下奧密克戎蔓延的有效手段;長期來看,逐步開放是趨勢,預計2023年兩會後,天氣轉暖,是合適的開放窗口期,可以嘗試在一些地區進行試點,逐步分階段推進開放。
在此時期,高文建議,當前海外相繼開放重啟給了中國大陸足夠的觀察窗口期,可以通過觀察今年冬季疫情的反彈情況謹慎作出開放國門的規劃。
高瑞東《如果開放國門:新增測算和經濟影響》一文篇幅較長,論述充分,建議有興趣的讀者搜索原文閱讀。
新加坡3月30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30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5729起,含本土5590起、境外輸入139起,累計109萬零823起。
昨天通報5起新增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為六旬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5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263起。
在5起死亡病例當中,4人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2人病逝於3月30日,各有1人病逝於26日、25日;1人為六旬年長者,病逝於30日。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16%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3%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30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09萬零823起確診病例,其中1263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116%,與前一天同。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3%,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確診增長率降至0.66
本土病例的移動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自前一天的0.69降至0.66,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66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29天維持在1.0以下。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765人 (13%) ,ART抗原檢測陽性4963人 (87%) 。
新加坡把ART抗原檢測陽性計入確診統計,香港特區也是;中國大陸不把抗原檢測陽性列為確診,但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不同地方對「確診」的定義和方式不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檢測中心做的ART抗原檢測陽性才計入統計;大量自測陽性病例未計入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因此,確診數據並不能反映疫情全面。當局制定政策的依據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資源是否有擠兌風險。
截至3月30日,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ICU重症增至26人
ICU病房占用率為7.4%
ICU重症病房有26人,比前一天增1人;ICU病房占用率為7.4%。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2人 (+2) ,六旬8人 (-1) ,40歲至59歲5人 (=) ,20歲至39歲1人 (=)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2人 (=) ,輸氧觀察有4人 (=) 。
ICU輸氧觀察病患當中,10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5%已接種加強針。
ICU病危插管病患當中,23%未接種疫苗,7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9%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72人
48%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有72人,比前一天少11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49人 (-9) ,六旬19人 (-1) ,40歲至59歲4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輸氧病患當中,20%未接種疫苗,8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47%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562人
58%已接種加強針
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562人,比前一天少58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361人 (-28) ,六旬87人 (-10) ,40歲至59歲60人 (-8) ,20歲至39歲25人 (-6) ,12歲至19歲青少年5人 (+3) ,0歲至11歲兒童24人 (-9)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起普通型病例當中,16%未接種疫苗,84%已完成疫苗接種,58%已接種加強針。
兒童占新增本土病例的14%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405人 (-184) ,六旬494人 (-295) ,40歲至59歲1571人 (-663) ,20至39歲青年2009人 (-896) ,12歲至19歲青少年319人 (-143) ,0歲至11歲兒童792人 (-238)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不足12歲的兒童占新增本土病例的14.2%
客工宿舍14起
本地社區5576起
在新增本土病例當中,客工宿舍14起,本地社區5576起。
客工宿舍累計8萬4131起,陽性率26.05%;本地社區累計97萬7471起,陽性率18.17%;總體陽性率19.12%。
境外輸入病例139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39起。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半年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新馬泰印菲五國
奧密克戎波開始緩解
從圖表上看,印尼、菲律賓奧密克戎波已完全緩解,新加坡、馬來西亞已過峰值,開始緩解,防疫進一步常態化;泰國3月31日新增2萬7560起,為歷史新高,但是並無明顯惡化徵兆,應該仍在穩態峰值中。
由於馬泰印菲四國疫情基本已緩解,而且不必過於關注每日確診數據,《新加坡眼》接下來不再逐日報道四國疫情數據,但仍會報道疫情新聞。
— END —
編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