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連我們自己也相信並接受了這種大多數人的看法。
不過,南洋理工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顛覆了大家的認知。
這項研究結果在3月初發表於一份題為《縮小新加坡STEM領域的性別差距》的報告中。
研究結果顯示,女生在求學時期的科學和數學成績與男生一樣好,但在以後的生活中,卻對自己的能力不那麼自信了。
這個根據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每四年展開一次的調查,對象是小學四年級生和中學二年級的學生。
這兩個年級的女生,幾乎每一年的數學和科學成績都比男生優異。
每三年發布一次的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評估也顯示,新加坡15歲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成績,男女的成績不相上下。在一些年份中,女生的成績還比男生優異。
根據該報告,就讀於南大科學學院的女性,占本科學生總數的56%。但在博士學位中,這一比例就降至34%。在博士後學位,這一比例更是下降到26%。
相比之下,男性的比例則從本科的44%上升至博士後的74%。
性別不平衡在工程和信息技術的科系最為明顯,只有21%和29%的高等教育畢業生是女性。
約29%的女性表示,她們更喜歡「實際」的職業活動,例如有秩序地或有系統地使用物品和工具,男性這方面的比例為26%。
14%的女性還表示,她們更傾向於「調查性」的工作,即對特定現象進行觀察性、系統性和有創造性的調查。男性的這一比例為12%。
然而,最終付之於行動的女性卻不多。
據2020年的數據,女性只占STEM勞動力的32.4%。從事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工作的,只有三分之一是女性。
負責這項計劃的團隊,針對738名STEM學科背景的新加坡人展開調查,發現只有58%的女性在畢業後,繼續留在STEM領域發展。這與70%的男性相比,比率明顯較低。
另外,即便男女都對STEM領域有同等的職業興趣,但多數女性認為,女性在STEM領域發展前景有限,尤其會碰到性別歧視的問題,所以一畢業就轉換職業跑道。
這項調查結果與其他國際研究得出的結果一致:
女性如若能在理工科取得成功或產生歸屬感,她們更加會產生學業和事業上的興趣。
南大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助理教授Sierin Lim說:
「我們要創造一個環境,讓女性感到她們是屬於STEM的,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