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較早,新加坡通報今日數據之後在此發布。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海陸空邊境大開放
二、新馬出入境要求和注意事項
二、時隔15天,ICU重症再現兒童病例
三、新加坡昨新增5起死亡病例,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3%
四、普通輸氧增至87人,47%已接種加強針
五、普通型病例降至532人,58%已接種加強針
新加坡海陸空邊境大開放
今天(4月1日),新加坡開放海陸空邊境。新馬兩國的陸路通行也幾乎全面恢復。
在凌晨十二點的時候,關卡前已排起長長車隊。
(凌晨十二點的兀蘭關卡前)
更有不少人選擇徒步走過關卡回家,場面十分壯觀。據新加坡移民局,截至今早7點為止已有超過1萬1000人通關。
新加坡開放邊境 - 海陸
馬來西亞在2020年3月18日宣布封鎖邊境。
馬國宣布「封國」後,啟動出入境限制,包括關閉所有通往新加坡的關卡,除了蔬果貿易等必要領域,不許通關。後來,兩國陸續開通各種跨境便利,但總是有各種約束如檢測、隔離。
(新馬邊境封關之後,新馬長堤空無一人)
今早,《新加坡眼》前線記者跟隨170A路巴士,來到通往馬來西亞柔佛新山的兀蘭關卡。
一路上,170A路很快就擠滿了乘客,有輕裝上路的,也有拖著行李箱的,主要是回馬來西亞探親的新加坡居民,包括不少馬國務工人員。
在兀蘭關卡,一輛輛的巴士載來一車車的旅客,下了車之後,魚貫向兀蘭關卡走去。兩年前,不少人為了趕在「封國」前進新加坡,受不了堵車,在高速公路上拖著行李徒步入境,兩年後的今天,人們在心理上習慣了病毒的存在,適應新常態下的生活,如果兩年前是驚慌和焦慮,兩年後的今天是欣慰和從容。
今天,也有一些大馬人越過邊界,前來新加坡務工。過兩周是復活節長周末,相信會有不少新加坡居民自駕前往大馬度假。這類雙向人員流動肯定會越來越頻密,就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所說,我們要敬畏病毒,但不能被它嚇倒,我們必須儘可能維持正常生產生活。
新加坡開放邊境 - 航空
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航空業,在過去兩年也近乎陷入停滯。新加坡樟宜機場在疫情前是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每80秒就有一架飛機起降。疫情前一年就接待超6000萬人次的旅客。在20年卻變得空蕩蕩。
(曾經找地方停都費勁的機場送站口,20年時大部分時候只有零零星星幾輛車。)
(無數閒置的、排得整整齊齊的手推車)
兩年後的現在,從2022年4月1日起,只要是已接種疫苗的國際旅客,行前檢測陰性,入境新加坡直接免檢測、免隔離。
從2021年9月起,新加坡就已啟動「已接種旅客通道VTL「。今天啟動的VTF則更進一步開放,相信新加坡會逐步恢復航空樞紐的地位。
新馬出入境要求和注意事項
今天 (4月1日) 起,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將互開陸路邊境,允許所有接種冠病疫苗的民眾自由往返,無需隔離、檢測以及額外申請。
入境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具體都有哪些要求和注意事項呢?歡迎收藏以下攻略:
新加坡陸路入境要求:
1. 護照必須有>6個月的有效期
2.必須下載並在新加坡的合力追蹤軟體登記信息 (Tracetogether)
3.入境的3天前需填寫,提交入境卡
4.完整的接種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疫苗。若疫苗在新加坡以外的地區接種,則需在入境卡上註明且上載疫苗接種電子證書。即可在合力追蹤軟體上獲得為期30天的疫苗接種證明。
5.外國車輛入境新加坡必須取得有效的VEP或自動通關卡 (可以在陸交局網站申請)
6.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短期探訪者無需購買冠病相關的旅遊保險,而未完成疫苗接種者則需購買賠償額至少3萬新元的保險
馬來西亞陸路入境要求:
A.護照必須有>6個月的有效期
B.必須下載並在馬來西亞的合力追蹤軟體登記信息 (MySejahtera)
C.入境者需完整的接種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疫苗。接種科興或國藥者則需要接種3劑疫苗才算完成疫苗接種。其餘世衛認可的疫苗則只需兩劑。年滿60歲者則不論如何都需接種3劑才算完成。未滿12歲者則完全無需出示疫苗接種。
D.入境馬來西亞的外國車輛需支付20令吉 (約6.4新元)的過路費。旅客需購買跨境雙幣的新馬通行卡,並充值使用。
E.入境者若完成疫苗接種則無需購買旅遊保險。保險的賠償額需達到至少2萬美元 (約2萬7000新元)
如果你還有其它關於新馬入境的問題,歡迎進群討論~
時隔15天
ICU重症再現兒童病例
時隔15天,ICU重症病房再次出現兒童病例1人。上一次有兒童病例是3月16日。
ICU重症病房有27人,比前一天增1人;ICU病房占用率為7.7%。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12人 (=) ,六旬87人 (-1) ,40歲至59歲6人 (+1) ,20歲至39歲1人 (=) ,0歲至11歲1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2人 (=) ,輸氧觀察有5人 (+1) 。
ICU輸氧觀察病患當中,10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0%已接種加強針。
ICU病危插管病患當中,23%未接種疫苗,7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9%已接種加強針。
新加坡3月31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3月31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5605起,含本土5459起、境外輸入146起,累計109萬6428起。
昨天通報5起新增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為六旬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5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268起。
在5起死亡病例當中,4人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2人病逝於3月30日,各有1人病逝於31日、30日;1人為六旬年長者,病逝於28日。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116%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3%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3月31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09萬6428起確診病例,其中1268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116%,與前一天同。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3%,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確診增長率降至0.64
本土病例的移動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自前一天的0.66降至0.64,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64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30天維持在1.0以下。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736人 (13%) ,ART抗原檢測陽性4869人 (87%) 。
新加坡把ART抗原檢測陽性計入確診統計,香港特區也是;中國大陸不把抗原檢測陽性列為確診,但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不同地方對「確診」的定義和方式不一。
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檢測中心做的ART抗原檢測陽性才計入統計;大量自測陽性病例未計入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因此,確診數據並不能反映疫情全面。當局制定政策的依據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資源是否有擠兌風險。
截至3月31日,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普通輸氧病例增至87人
47%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有87人,比前一天增15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61人 (+12) ,六旬23人 (+4) ,40歲至59歲3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輸氧病患當中,18%未接種疫苗,82%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47%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532人
58%已接種加強針
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53人,比前一天少30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333人 (-28) ,六旬85人 (-2) ,40歲至59歲55人 (-5) ,20歲至39歲24人 (-1) ,12歲至19歲青少年6人 (+1) ,0歲至11歲兒童29人 (+5)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起普通型病例當中,16%未接種疫苗,84%已完成疫苗接種,58%已接種加強針。
兒童占新增本土病例的12.9%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379人 (-26) ,六旬586人 (+92) ,40歲至59歲1454人 (-117) ,20至39歲青年2011人 (+2) ,12歲至19歲青少年232人 (+4) ,0歲至11歲兒童706人 (-86)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不足12歲的兒童占新增本土病例的12.9%
客工宿舍19起
本地社區5440起
在新增本土病例當中,客工宿舍19起,本地社區5440起。
客工宿舍累計8萬4150起,陽性率26.05%;本地社區累計98萬2911起,陽性率18.27%;總體陽性率19.22%。
境外輸入病例146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46起。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半年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 END —
編輯: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