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永久居民吳淑苹和弟妹四人昨晚11時45分從兀蘭住家出發到關卡,準備回新山給父母一個驚喜。她說:「疫情讓我們錯失很多相聚機會,去年大年初一,我們姐弟妹四人到兀蘭海濱公園,隔著柔佛海峽與在對岸的爸媽拜年……這次我們想第一時間回家和爸媽相聚。」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4月1日起全面開放邊境,不少定居本地的馬國公民歸心似箭,第一時間在凌晨時分開車過新柔長堤,回家探望久未相見的家人。
本地永久居民吳淑苹(48歲,家庭主婦)和弟妹四人在前晚11時45分,從兀蘭住家出發到關卡「霸好位」,準備回新山給父母一個驚喜。
吳淑苹是五姐弟中的大姐,她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已有兩年沒有回家,但今年農曆新年曾安排父母通過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來新相聚。這次她選擇和三個弟弟妹妹先回家,等6月學校假期再和丈夫帶三個孩子回娘家。
她說,儘管嫁來本地多年,但家人之間感情親密,疫情前她幾乎每隔一兩周就開車回新山和父母共進早餐,下午再回來接孩子放學。
「疫情讓我們錯失很多相聚機會,去年大年初一,我們姐弟妹四人特地到兀蘭海濱公園,隔著柔佛海峽與在對岸的爸媽拜年,兩老特地到富力公主灣露天停車場向我們揮手,這次我們想第一時間回家和爸媽相聚。」
前越堤族時隔兩年 終回新山與妻重聚
此外,2020年3月17日馬國封關前夕匆匆入境的前越堤族侯時維(54歲,承包商)要見證邊境重開時刻,他打算凌晨入境回新山住家後,抱著妻子說一聲:「老婆,這兩年辛苦你了!」
他說,疫情前每日往返新馬超過20年,且結婚30年第一次和妻子長時間分隔兩地,這兩年多異地生活讓他無限感慨。「邊境重開後,不論是否塞車,我會每日開車來回上班。」
另一名馬國公民劉志豪(33歲,技師)則準備前往新山一日游,他準備昨天上午7時和朋友步行過長堤,當天下午5時再從拉慶車站,乘坐星運旅遊巴士返新。
來自雪蘭莪州的他曾兩次通過VTL免隔離計劃回家,這次因須到律師樓處理法律文件,但只買到單程車票,才決定走路通關,他處理完事務和享用美食後就會返新,不會在新山過夜或回雪州家鄉。
此外,新加坡公民鄭振東(46歲,稅務顧問)一家四口計劃今天兩個兒子放學後,開車透過大士第二通道回妻子家鄉麻坡,預計星期天晚上再返新。
「這次回去主要是掃墓,根據以往經驗,回程關卡可能會塞車,但已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晚上10時後車流量減少時才入境。」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