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了解新加坡呢?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

2022-04-03

新加坡,世界著名的花園城市國家,既是城市,又是國家。隨著越來越多富豪選擇辦理新加坡家族辦公室項目,新加坡更成為了高凈值人士圈層中比較熱門的移民國家之一。

你來新加坡多久了呢?

對這裡又了解多少呢?

這一期,

小編將為大家帶來新加坡冷知識

帶你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國家~

1.「獅城」沒有獅子

來源:Google圖片

據馬來西亞相關歷史書籍記載,公元前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Sang Nila Utama王子帶著侍從一行人在一次外出中,乘船到達一座島嶼,遇到一頭黑色的凶獸突然襲擊,但當王子與凶獸四目相對時,凶獸竟安靜了下來,王子認為這是一種吉兆。

事後,根據王子的描述,當地人告訴王子,這頭凶獸可能是獅子,於是王子決定在這座島上修建一座以「獅城」為名的城市,也就是現在的新加坡,在梵語中新加坡也正是「獅城」的諧音。然而,據近代歷史與生物學家的研究後發現,新加坡自古就沒有獅子出沒的痕跡,所以當年王子看到的凶獸,並不知道真實是什麼動物。

而現代新加坡廣為流傳的魚尾獅,也是一種虛構的半魚半獅動物,魚身象徵著新加坡從小漁村起步,而獅子則是因為上述的傳說。

2.新加坡面積雖小,但也有64個島嶼

來源:Google圖片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約有724.4平方公里,相當於1/23的北京市或者1/9的上海市。儘管國家面積很小,其還包括了除新加坡島外的63個小島,占全國面積的11.5%。

3.新加坡曾被六次修改時區

來源:知乎,林巧巧在小坡

從1905年5月31日起,新加坡決定採用當時法國人制定的印度支那時間。以東經105度子午線為統一基準,將標準時間定為GMD+7小時(GMD:格林尼治時間);1933年1月1日,英屬馬來西亞當局以「便於節約電能」為由,制定了馬來西亞統一的夏令時,即以東經110度子午線為統一基準,將標準時間改為GMT+7小時20分的「馬來西亞夏令時」並全年使用,後改為「日照節約時間」。

直至1982年12月31日前,新加坡時區被改動過三次,最後一次,在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後,新加坡為方便和馬來半島頻繁海陸空交通便利,以及照顧到兩國間密切的商貿關係,宣布自1982年1月1日起,將時鐘調快30分鐘,以便和馬來西亞時間保持一致,也就是使用至今的東八區標準時間,即以東經120度為基準子午線,制定的GMD+8小時的基準時間。

4.世界第一台紅外線體溫測量器誕生

來源:Google圖片

TWpBd01UbzBNV1F3T2pnNk56Z3laVG82TVE9PQ==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傳染病中心(CDC)的定義,體溫超過38攝氏度的人,可以被定義為疑似病例。但此時,普通的體溫計效果和速度已經無法滿足大批人口流量。

為了快速追蹤到發熱群體,世界上第一台紅外線體溫測量器在新加坡國防科技局(DSTA)和新科電子(ST Electronics)的共同研發下誕生了。

5.全球首家夜間動物園

來源:Google圖片

1994年,全球首個夜間野生動物園在新加坡開業。當夜色降臨時,該動物園才會開門迎客,而裡面的動物,也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在夜間出沒。

新加坡夜間野生動物園容納了超過130多種夜間動物,例如瀕臨滅絕的亞洲象,馬來貘和馬來虎等等。

6.世界上唯三倖存的城邦國家之一

來源:知乎,林巧巧在小坡

根據維基百科科普,城邦,是指城市範圍同國家範圍幾乎完全相同的一種國家形態,而政府主權或自治權也呈範圍相同。歷史上,文明的城邦通常存活的時間很短暫,因為他們的土地和實力都不足以抵抗周圍的外敵。

此外,這小小區域城邦在鬆散的地理和文化個體中互存,也會成為大國建立穩固勢力的障礙。所以,最後城邦大多會融入更大的社會體系中。如今,世界上僅存的符合城邦傳統定義的國家除了摩納哥和梵蒂岡之外,新加坡是第三個,也是世界僅存的三個城邦國家之一。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自雇移民項目與其他移民路徑的優劣勢比較
  • 新加坡投資移民2.0:留學生如何撬動低門檻身份升級通道‌
  • 新加坡最新移民政策解讀:留學生專屬利好與快速通道‌
  • 移民新加坡路徑全解析:留學生如何把握政策紅利實現身份升級‌
  • 如何移民新加坡:留學生分階段規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