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之前因疫情嚴峻而實施的「半封城」阻斷措施期間,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約每4名學生就有3名有患抑鬱症的風險。
新加坡國立大學衛生系統心理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超半的學生感到孤獨,而83.3%的受訪者稱自己承受著巨大壓力。
該研究調查了390名加坡國立大學學生,研究了疫情和2020年「斷路器」(CircuitBreaker)阻斷措施給大學生及其家人所帶來的心理影響。
去年11月發表的這項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助理教授譚教授Wilson Tam說,無法適應疫情期間的生活轉變、採取不妥協態度、無法與家人共度難關的學生,出現了更嚴重的抑鬱症狀。
譚教授指出,兒童跟家人相處的時間越多越能受益,而年輕人則相反,從家人呆在一起的時間越多對他們的負面影響越大。這是代溝造成的。
在「斷路器」期間,家庭成員家庭平均每天在一起的時間從疫情前的5.6小時增加到12.7小時。
參與在線調查的390名學生來自不同專業,平均年齡約為21歲,其中男性占115人。
譚教授表示,鑒於NUS的學生人數中女性占多數,這次受調查的樣本符合該大學的人口結構。
(圖源:Pixabay/mohamed_hassan)
其中大約92.1%(359人)的學生在「斷路器」期間與父母或者祖父母住在一起,其中一部分和父母祖父母一起居住,而其餘人在此期則住在宿舍。
譚教授說,「半封城」對新加坡人們生活狀態的影響是前所未有的,大多數大學生在「斷路器」期間不得不與父母住在一起。相比之下,在其他國家,同齡的學生往往是長住在學生宿舍或出租公寓里。
在疫情時代,不單是學生群體,生活的巨大轉變和隨之而來的壓力也讓不少人不堪重負。 2020年4月,「斷路器」期間,一名死亡。同年7月,。而在去年4月,一名。
疫情期間人們更應關注心理健康,如出現抑鬱的症狀要跟身邊的人溝通、及時求醫。
良好人際關係能確保心理健康。心理科學中心也藉助了本次國大的調查研究,啟動了兩項旨在改善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交流的試點項目。
譚教授說:「在我們本次的調查中不少學生告訴我們他們不知道如何與年齡大的人交流,因為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或者他們認為年齡大的人對他們要說的話不感興趣。」
「因此,我們正在幫助他們邁出提高溝通技巧的第一步。」
— END —
編輯:H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