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輕視奧密克戎!康復後出現這些後遺症要及時求醫

2022-04-03

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大部分冠病康復者即便出現後遺症,在一段時間之後會自然好轉,小部分一直未能自然好轉的則必須求醫。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專家Barnaby Young醫生說,出現後遺症的主要是冠病重症康復者。

因此,他說,關鍵是通過接種疫苗保護自己。

鷹閣醫院心臟專家Edgar Tay說,除了重症康復者之外,有四個因素可能導致康復者出現後遺症。

這些因素是:感染冠病之後的病毒量、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產生自體抗體、是否感染了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 (EB病毒) 。

Barnaby Young醫生說,一些人接種了疫苗,在康復之後仍出現後遺症,或許與自身基因、體內微生物群以及外在環境因素有關。

他說,大部分冠病患者在感染病毒的四周之後不會再有任何症狀,但是,小部分患者即便康復,也可能在四周至12周內仍後遺一些症狀。

有些人的後遺症甚至長達12周以上。

Barnaby Young醫生說,新加坡出現奧密克戎後遺症的患者比例很低,主要是絕大部分人 (92%) 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而且奧密克戎重症率較低。

他說,大部分新冠後遺症可以自愈,但是,如果這些後遺症影響正常生活,或者一直沒有好轉,那麼就應該求醫。

另,如果康復者出現胸疼、呼吸急促、發熱不退等較為嚴重的後遺症,也應該求醫。

Edgar Tay醫生說,三種病人應該參加新冠康復後檢查:

一、後遺症不消退、出現新的後遺症症狀或症狀惡化的

二、後遺症影響正常生活如睡眠的

三、康復之後出現胸悶、呼吸不暢、心悸、頭暈,但準備重啟激烈運動的

Adrian Chan醫生說,康復者如果血氧含量低於94,意味著下呼吸道可能受損,應該求醫。

Edgar Tay醫生和Adrian Chan醫生告訴《海峽時報》記者,過去幾周越來越多新冠後遺症病人前去求醫,這是以往幾波疫情沒有出現的情況。

一些常見後遺症包括:咳嗽、流鼻涕、暈眩、心悸、胸疼。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說,儘管目前數據顯示奧密克戎比其他病毒株重症率低,但是,奧密克戎不是小病,它仍可導致死亡,尤其是未接種疫苗的年長者;因此,人人必須保持警惕,儘可能不要被感染。

— END —

編輯:ABC

即時匯率請查看

今日匯率1新幣= 4.691 人民幣(*截稿前)

在新加坡儘量使用微信支付,人民幣消費很划算!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朝野競選攻防戰激烈 新帳舊帳一起算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