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2022-04-03

截稿較早,新加坡通報今日數據之後在此發布。

本期報道包括:

一、新加坡去年總體死亡人數比前年多2220人

二、美國人均病死率是中國大陸的1000倍

三、四月新加坡飛中國航班最新信息

四、ICU兒童重症病例已好轉

五、昨新增2起死亡病例,總體病死率降至0.115%

六、普通型病例降至486人,66天以來首次降至500人以下

新加坡去年總體死亡人數增幅

是過去八年平均增幅的五倍

根據新加坡政府發布的數據,經年齡標準化 (即已經考慮人口老化因素) ,新加坡2021年死亡人數比前一年增加2220人。

2017年,新加坡「經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是每10萬人有563.4人死亡(見上),之後逐年下降,2018年是547.6,2019年是525.0,2020年是518.9;但是,到了2021年回升至557.4。

新加坡2020年死亡2萬2000人,2021年死亡2萬4220人,比前一年增加2220人。

從2013年到2020年,由於人口增長和人口老齡化,新加坡每年死亡人數都會比前一年略高,平均增幅是439.88人(見上),屬於正常水平。但是,2021年增幅卻高達2220人,是過去八年平均值的五倍,十分異常。

衛生部表示,奧密克戎波仍在持續中,等本波疫情結束,有了完整數據,就會進行由新冠疫情產生的超額死亡率分析。

新冠雖不殺伯仁

伯仁由新冠而死

專家認為,新加坡2021年的死亡人數之所以異常高,除了感染冠病病逝的之外,應該也跟新冠疫情的間接因素有關。

例如由於感染冠病,導致本身已有的長期基礎病惡化而病死的。

例如由於手術延後,導致本身已有的長期基礎病惡化而病死的。

例如由於隔離,導致糖尿病病人產生抑鬱症,由於抑鬱症拒絕服糖尿病藥,導致併發症而病死的。

例如由於政府醫院集中資源抗疫,導致其他病人需要花更長時間等候會診或治療的。

專家說,新冠疫情對社會的影響肯定大於新冠死亡。

新加坡衛生總監麥錫威曾說,在疫情峰值之後,醫療系統必須重新調整資源和努力方向,需要「清過去幾個月的債」。

他所謂的「債」,就是過去幾個月由於抗疫調配資源而延遲的慢性病人和非緊急病人的治療。

美國人均病死率是中國大陸的1000倍

截至昨天 (4月1日) ,新加坡一共有1270人死於冠病。根據《新加坡眼》統計,2020年有29人死於冠病,2021年有814人,今年至今有427人。

根據Worldometer統計,新加坡每百萬人口新冠死亡214人。

美國每百萬人口新冠死亡3012人,英國2414人,馬來西亞1057人,印尼557人,印度371人,韓國323人,澳洲231人,紐西蘭63人,中國大陸很低,只有3人。美國病死率是中國大陸的1000倍。

其他傳染病發病率明顯下降

死於癌症、心臟病等則大增

過去兩年,由於限制社交活動,新加坡一些常見的傳染病發病率明顯下降。

這些傳染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症、腸胃炎等等。

據統計,新加坡2019年死於肺炎和呼吸道疾病的有4952人,到了2020年,也就是新冠疫情爆發的第一年,由於防止傳染,當年死於肺炎和呼吸道疾病的降至4610人。

但,同時,死於癌症、心臟病、中風的則大增;死於心臟病的大增12%,占所有死因的四分之一。

四月新加坡飛中國航班最新信息

昨天 (4月1日) ,中國民航局發出對7個航班的熔斷指令,其中包括新加坡飛成都的CA404航班。

4月新加坡往返中國的航班所剩無幾,《新加坡眼》會及時跟進報道最新航班消息。以下是《新加坡眼》整理匯總的最新4月新加坡往返中國航班信息:

新加坡4月1日疫情回顧

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截至4月1日中午1200時,新增確診病例5010起,含本土4894起、境外輸入116起,累計110萬1438起。

ICU兒童重症病例已好轉

ICU重症病房前天出現兒童病例1人,昨天已好轉,轉出ICU。

ICU重症病房有23人,比前一天少4人;ICU病房占用率為6.6%。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9人 (-3) ,六旬7人 (=) ,40歲至59歲6人 (=) ,20歲至39歲1人 (=) ,0歲至11歲0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1人 (-1) ,輸氧觀察有2人 (-3) 。

ICU輸氧觀察病患當中,10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50%已接種加強針。

ICU病危插管病患當中,24%未接種疫苗,7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62%已接種加強針。

昨天通報2起新增死亡病例

皆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

衛生部昨晚通報2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計1270起。

此2起死亡病例皆為為七旬或以上年長者,皆病逝於3月30日。

過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數、年齡段如下:

總體病死率降至0.115%

本波病死率維持在0.053%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2年4月1日,新加坡一共出現110萬1438起確診病例,其中1270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16%降至0.115%。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進入德爾塔波,現在是奧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為奧密克戎波的開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現的時間粗略劃分出三個時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維持在0.053%,與前一天同。

上述奧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劃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爾塔株,但死亡時間出現在奧密克戎波期間,所以我們仍劃入奧密克戎波統計。

確診增長率維持在0.64

本土病例的移動七天確診人數增長比例,維持在0.64,與前一天同,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64起。

病例增長比例連續31天維持在1.0以下。

在昨天的新增確診病例當中,PCR核酸檢測陽性729人 (15%) ,ART抗原檢測陽性4281人 (85%) 。

新加坡把ART抗原檢測陽性計入確診統計,香港特區也是;中國大陸不把抗原檢測陽性列為確診,但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核酸檢測依然是確診依據。不同地方對「確診」的定義和方式不一。

新加坡衛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檢測中心做的ART抗原檢測陽性才計入統計;大量自測陽性病例未計入確診,感染人數實際上肯定更多,因此,確診數據並不能反映疫情全面。當局制定政策的依據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醫療資源是否有擠兌風險。

截至4月1日,各級病患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普通輸氧病例降至76人

42%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有76人,比前一天少11人。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52人 (-9) ,六旬22人 (-1) ,40歲至59歲2人 (-1)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輸氧病患當中,21%未接種疫苗,79%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42%已接種加強針。

普通輸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德爾塔感染病人0.8%需要輸氧,奧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輸氧的比例少於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486人

59%已接種加強針

隔離病房的普通病例486人,比前一天少46人。

這是自1月26日的66天以來,首次降至500人以下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311人 (-22) ,六旬82人 (-3) ,40歲至59歲43人 (-12) ,20歲至39歲29人 (+5) ,12歲至19歲青少年2人 (-4) ,0歲至11歲兒童19人 (-10)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在普通型病例當中,15%未接種疫苗,85%已完成疫苗接種,59%已接種加強針。

兒童占新增本土病例的12.8%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按年齡分,七旬以上408人 (+29) ,六旬480人 (-106) ,40歲至59歲1322人 (-132) ,20至39歲青年1761人 (-250) ,12歲至19歲青少年293人 (-30) ,0歲至11歲兒童630人 (-76) ;括號內數字為今昨日比較。

不足12歲的兒童占新增本土病例的12.8%

客工宿舍16起

本地社區4878起

在新增本土病例當中,客工宿舍16起,本地社區4878起。

客工宿舍累計8萬4166起,陽性率26.06%;本地社區累計98萬7789起,陽性率18.36%;總體陽性率19.31%。

境外輸入病例116起

境外輸入病例昨增116起,累計2萬9483起。

如果沒有出現傳播力更快的變異病毒,相信在未來半年內,境外輸入病例會在每天小几百起的範圍上下波動。

新馬泰菲印五國

奧密克戎波緩解中

印尼、菲律賓奧密克戎波已完全平復;新加坡、馬來西亞已過峰值,在緩解中,防疫進一步常態化;泰國新增數據高企,但似乎沒有惡化,仍在穩態峰值中。

由於馬泰印菲四國疫情基本已緩解,而且不必過於關注每日確診數據,《新加坡眼》接下來不再逐日報道四國疫情數據,但仍會報道疫情新聞。

— END —

編輯:ABC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