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2022-04-03     于晏     27203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新加坡4月1日疫情回顾

新加坡卫生部通报,截至4月1日中午1200时,新增确诊病例5010起,含本土4894起、境外输入116起,累计110万1438起。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ICU儿童重症病例已好转

ICU重症病房前天出现儿童病例1人,昨天已好转,转出ICU。

ICU重症病房有23人,比前一天少4人;ICU病房占用率为6.6%。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按年龄分,七旬以上9人 (-3) ,六旬7人 (=) ,40岁至59岁6人 (=) ,20岁至39岁1人 (=) ,0岁至11岁0人 (-1) ;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按病情分,病危插管有21人 (-1) ,输氧观察有2人 (-3) 。

ICU输氧观察病患当中,100%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50%已接种加强针。

ICU病危插管病患当中,24%未接种疫苗,76%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62%已接种加强针。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昨天通报2起新增死亡病例

皆为七旬或以上年长者

卫生部昨晚通报2起新增死亡病例,累计1270起。

此2起死亡病例皆为为七旬或以上年长者,皆病逝于3月30日。

过去21天死亡病例人数、年龄段如下: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总体病死率降至0.115%

本波病死率维持在0.053%

从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确诊病例,至2022年4月1日,新加坡一共出现110万1438起确诊病例,其中1270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116%降至0.115%。

按病毒株的种类划分,新加坡经历了原始病毒波,去年进入德尔塔波,现在是奥密克戎波。《新加坡眼》以1月6日为奥密克戎波的开始,分析此三波的病死率如下: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以上是《新加坡眼》按每一波疫情出现的时间粗略划分出三个时期。本波疫情病死率维持在0.053%,与前一天同。

上述奥密克戎波只是《新加坡眼》的粗略划分,其中有一些死亡病例是感染德尔塔株,但死亡时间出现在奥密克戎波期间,所以我们仍划入奥密克戎波统计。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确诊增长率维持在0.64

本土病例的移动七天确诊人数增长比例,维持在0.64,与前一天同,意即前一阶段每出现100起,现阶段则出现64起。

病例增长比例连续31天维持在1.0以下。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在昨天的新增确诊病例当中,PCR核酸检测阳性729人 (15%) ,ART抗原检测阳性4281人 (85%) 。

新加坡把ART抗原检测阳性计入确诊统计,香港特区也是;中国大陆不把抗原检测阳性列为确诊,但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核酸检测依然是确诊依据。不同地方对“确诊”的定义和方式不一。

新加坡卫生部多次指出,只有到指定检测中心做的ART抗原检测阳性才计入统计;大量自测阳性病例未计入确诊,感染人数实际上肯定更多,因此,确诊数据并不能反映疫情全面。当局制定政策的依据主要是重症和死亡,以及医疗资源是否有挤兑风险。

截至4月1日,各级病患的疫苗接种情况如下: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普通输氧病例降至76人

42%已接种加强针

普通输氧病人有76人,比前一天少11人。

按年龄分,七旬以上52人 (-9) ,六旬22人 (-1) ,40岁至59岁2人 (-1) ;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在普通输氧病患当中,21%未接种疫苗,79%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42%已接种加强针。

普通输氧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离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机,无创,无须建立人工气道,不插管。

德尔塔感染病人0.8%需要输氧,奥密克戎感染病人需要输氧的比例少于0.3%。

普通住院病患降至486人

59%已接种加强针

隔离病房的普通病例486人,比前一天少46人。

这是自1月26日的66天以来,首次降至500人以下

新加坡去年死亡增幅是平均值的五倍,新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新冠而死

按年龄分,七旬以上311人 (-22) ,六旬82人 (-3) ,40岁至59岁43人 (-12) ,20岁至39岁29人 (+5) ,12岁至19岁青少年2人 (-4) ,0岁至11岁儿童19人 (-10) 。括号内数字为今昨日比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