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率保持1以下的状态维持2到4周再继续放宽;
日增病例降到2000例以内再开
大部分是认为现在还不是开的时候。
其中,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认为,每周病例增长率突然降下来,不是说疫情好转。
而是因为上周出现过一次暴增5000例,之后几天的病例,上下浮动落差达1千多例。
相信早前部长所说的,降到1以下就要开放,大概不是以这种方式去“手动”开放?
再回到这个每周病例增长率,很多人将它跟R值混在了一起。
事实上,每周病例增长率≠R值。这一点,总理夫人何晶昨天特地发文解释,万众瞩目的每周增长率到底意味着什么?
看看总理夫人的解疑。
1)首先她讲明新加坡每周病例增长率跟R值是不一样的,R值可以细分,有个R0值。
椰子之前也讲了这两种R的区分:
病例峰值到底有多少,就跟R值有关系。 R值是新冠传染率,分两种。 一个是R0,一个是Rt。
在9月5日,黄循财部长已经提到新加坡的R0值已经超过了1。
部长这里提到的R值,是指R0值,即基本传染数:不采取措施干预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人的平均数。
如果R0值只升不降,那么新加坡疫情才算失控。
去年新冠刚在新加坡爆发的时候,国际著名医学刊物柳叶刀曾有过一份关于新加坡疫情爆发后的感染程度报告。
来源:thelancet
该报告的研究模型显示,一旦新加坡的R0值达到2.5,那么相当于32%的新加坡人口都将感染病毒。
所以在当时,新加坡R0超过1的时候,当局就转变策略以降低传播为主了。
如果R0值小于1,大家是最安全的。
但自9月以后,当局并没有公布这个R0值。反而在上个月,拿出了每周病例增长率,这又是为什么?
总理夫人继续解释:
2)新加坡目前处于最容易传染的时期,每周病例增长率有助于了解社区中还有多少潜在病例仍具传染性。
每周病例增长率的数值范围大小,对应着严重程度不一的疫情局势: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2,意味着每两周我们的新病例总数在翻倍;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1.xx,意味着我们每周有xx%病例增长;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1以下,意味着病例开始减少;
如果每周病例增长率达到0.5%,意味着我们一周内的新病例会减半;
现在,不只是病例增长用了这种数学模型。包括ICU人数、需要吸氧的重症人数,卫生部也都一一应用上了。
比如下表,就是新加坡活跃的重症患者人数(橙线),以及过去一周重症患者人数跟前一周的比例(蓝线)。
从走势图来看,重症患者每周病例增长率正在走低,同样也降到了1以下。(这里的重症患者包括需要吸氧的)
说明医院的压力,暂时减轻。
但这就让人放心了吗?觉得可以继续开放了吗?
不,总理夫人不是这么说的。
她认为是否放宽限制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医院所承担的压力。
对于现在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1以下,她的看法如下:
“可能还会上升,也有可能继续下降。所以需要再追踪观察一周或两周,让形势更为分明。”
等到医院压力减轻,重症病房情况好转,那么对于打完疫苗的人,措施限制可以放开。
但是对于没有打疫苗的人,或许还是要保持原规则。
最后,总理夫人又再强调了一下打疫苗的重要性。
她预计,可能到了明年年中时,我们搜集到了更多数据,就会考虑将打完3针/4针作为完全接种者的标准。
而不是现在的2针/3针。
现在打辉瑞或莫德纳的人,2针视作完全接种。打科兴疫苗的人,3针视为完全接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