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人死亡、72人病危!32人時隔近一年後二度感染!

2021-11-06

萬事通說

新加坡17人死亡、72人病危!32人時隔近一年後二度感染!

昨日,新加坡的每周病例增長率為0.93,比前天的0.96要低一些,這也是每周病例增長率低於1的第2天。專家表示,每周增長率低於1保持一周就可能考慮放寬措施!(相關連結:)

新加坡昨天新增3003起確診病例,其中2780起是社區病例,220起來自客工宿舍,三起從境外輸入。被大家戲稱仰臥起坐式抗疫的新加坡,一時間恐怕很難「臥」下去了。

17人死亡,

單日死亡病例第二高

據衛生部公布的數據稱,昨天(4日),新加坡有17人死於冠病併發症,是單日死亡病例的第二高。所有人都有潛在病症。

這17名死者,年齡介於55~93歲,性別、是否接種疫苗等細節,衛生部並沒有公布。

截止到昨晚,已經有459人死於新冠病毒。

138人在加護病房,

其中72人病危

截止到昨天(4日),新加坡仍有1683名冠病患者住院。286名住在普通病房的病患需要輸氧,138名患者被送往加護病房,其中72人病危,需要插管治療。

據悉,加護病房的整體使用率為72.7%。

在過去的28天中,新增確診病例9萬3978起,98.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7%住在普通病房但需氧氣供給,0.3%住進加護病房,0.2%病逝。

十個大型感染群再擴大

心理衛生學院確診病例破300!

衛生部發布公告,昨天(4日)一天,心理衛生學院新增至少9起確診病例,累計病例達338起!其中317起確診病例為病人,職員確診的有21人。

Acacia收容所新增7人確診,累計病例達32起!其中30起病例為住戶,2人為職員。

淡濱尼回教傳教協會養老院新增2人確診,累計病例達50起。

其他7個感染群各新增確診病例1人。

截止到昨天,柏蘭夷村德教萬緣福利院累計病例達94起;宜康醫療保健和護理中心(第九座)累計病例達35起;黃埔通道第85座組屋的Sparkletots學前教育中心累計病例達24起。

裕廊西的職總保健合作社療養院累計病例達22起;金文泰旺年護理之家累計病例達19起;四美2街第141座組屋的Sparkletots學前教育中心累計病例達16起;芽籠東的職總保健合作社療養院累計病例達14起。

迄今為止,這十個大型感染群所有確診病例達644人!

32起二次感染冠病患者

三分之一為客工宿舍

兩次感染時間間隔約為300天

前天(3日),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截至8月16日,新加坡一共出現32起冠病再感染病例,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客工宿舍,其餘從境外輸入。首度感染和再次感染的平均時間間隔約300天。

這項數據之所以截止到8月16日,是因為在那以後,新加坡不再執行「清零」策略,轉而走向與冠病「共存」的新常態。沒有再評估、統計二次確診病例。

據王乙康表示,已經有超過97%的客工已完成疫苗接種。

為了減少客工宿舍的二次感染率,新加坡政府也有多層式策略來遏制病毒的傳播。包括落實安全生活措施、定期進行輪流檢測、對那些出現急性呼吸道疾病症狀的工人進行檢測、一旦發現確診病例便會立即隔離。

公務員不打疫苗,

或被安排無薪休假

衛生部在上個月就宣布:

截止到昨日(4日),新加坡已有98%的公務員完成疫苗接種,還剩下約3000人未打疫苗。

對於一些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的公務員,公共服務署建議他們去接種科興滅活疫苗。因健康原因而不能接種這兩種疫苗的公務員,在返回工作場所辦公時無須進行活動前檢測。

新加坡公共服務署表示,對於符合接種條件,卻不打疫苗的公務員,面對的將是居家工作,或擔任可以居家辦公的崗位,薪資也將調整到相應的水平。

但公共服務署也表示:「只有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公共服務署才會要求他們放無薪假,或者在僱傭合同結束時終止聘約。」

如果每日新增確診繼續維持在3000左右,全民感染已經離我們不遠了,而且不打疫苗對未來的生活肯定會造成影響。通心粉們還是要快去打疫苗,不管是為了防疫,還是為了方便未來的生活~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7310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13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歲孩童半夜突發紅疹、全身瘙癢!竟被診斷為…
  • 「一元市場」反響熱烈 群眾爭領入場券 一人送院
  • 中國美女當誘餌、同胞幕後操控… 「鋼鐵大王」在菲撕票案細節!
  • 新加坡現裸男持刀傷人,赤身奔跑還四處搞破壞!
  • 尚達曼總統即日起到美國進行五天工作訪問
  • 牛車水珍珠坊清晨發生火患
  • 人民行動黨東海岸集選區原議員陳慧玲宣布退出政壇
  • 為玻璃板墜落致歉 星悅匯:傷者受輕微割傷和撕裂傷
  • 新加坡大選,民主黨提議消費稅下調、教育減負等六項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