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弗斯尔教授认为,这一波疫情变缓后,新加坡会进一步放宽措施。虽然会面临新一波的疫情爆发,但还会减缓。再继续放宽措施,这样每一波的疫情会逐渐变小。
最后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未接种疫苗的人士会接触病毒而形成自然免疫,病毒也会继续传播。
戴尔弗斯尔教授指出,一些如穿戴口罩和大规模聚会等防疫措施,预计将会持续,出国旅游和允许在空旷户外空间不戴口罩则可以更早放宽。
近两年冠病肆虐,
总体死亡率反而下降了
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毅颖教授和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高级司长李坚明副教授撰文指出,2020年、2021年,新加坡的总体死亡率并没有因冠病的肆虐而大幅提高,反而略低于2016、2017、2018这三年(无疫情时期)。
注:死亡率按年龄标准化处理,这意味着去除了每年的人口老化影响。
即使今年,新加坡的医疗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一度濒临崩溃。今年的总体死亡率(真实数据截止到9月底,剩余3个月的数据为合理推算)也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死亡率激增。
“我们不能孤立看待冠病对死亡的影响,而必须全面看待,把它视为众多死亡原因之一。
尽管过去一个月冠病死亡人数明显偏高,甚至令人震惊,但新加坡继续逆世界趋势, 2020年和2021年的总体死亡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我们仍然是冠病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
——节选自《如何看待冠病 成为 地方病后的死亡数字》
张毅颖、李坚明著
从2019年以来,
疫情严重,肺炎的死亡率居然下降了
在最近6年的死亡率统计中,你会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在2020、2021年相较于之前略有上升。据张毅颖和李坚明教授的说法,这可能是因为感染冠病后,加重了身体原来患有的基础疾病,从而引发心脏衰竭和死亡。
注:死亡率按年龄标准化处理,这意味着去除了每年的人口老化影响。
但这两年,新加坡因肺炎死亡的人数却有所下降了,这几乎违背了人们的常识。这两年正是冠病肆虐的时期,而新冠病毒又很容易导致患者肺部感染,按说因肺炎死亡的人数应该会增加才对,怎么会下降了呢?
注:死亡率按年龄标准化处理,这意味着去除了每年的人口老化影响。
在张毅颖和李坚明教授看来,冠病确实导致更多的与肺炎相关的死亡,但在防疫的过程中,人们习惯了佩戴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保持安全距离等措施,大大削减了各种病毒的传播性,减少了感染肺炎的风险,降低了因肺炎直接死亡的人数。
这一增一减之下,新加坡这两年因肺炎死亡的总体人数反而有所下降。不仅如此,这两年因流感而住院的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感冒的人也越来越少。
又9人死亡,422人重症
五个感染群再扩大
昨天(6日),新加坡新增1767起确诊病例,其中1639起是社区病例,120起来自客工宿舍,8起从境外输入,累计确诊病例达21万2745起。每周的感染增长率目前下降到0.81。
又9人死亡,422人重症
仍有9人死于冠病并发症,年龄介于67~85岁,所有死者都有潜在病症。
有1669人需要住院,一共有422名重症患者,入住普通病房的病例有282人需要氧气供给。140人在加护病房,有70人病危,目前在加护病房插管。加护病房整体使用率为68.6%,仍有129个空置床位。
五个感染群再扩大
最高一日确诊24起
五个冠病感染群进一步扩大,心理卫生学院一天新增24起,累计病例达到365起。24人是职员,其余的341人则是病患。
Growing Learners Student Care学生托管中心,新增1人确诊,累计病例达到16起,确诊者都是学生以及同住者。
淡滨尼回教传教协会养老院新增4人确诊,累计病例达54起。 金文泰旺年护理之家新增4人确诊,累计病例为26起。 柏兰夷村德教万缘福利院则新增1人确诊,累计病例达95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