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通說
新加坡網友爆料:“推定陽性”卻被告知確診,未接獲隔離令全家居家隔離7天後,才被告知需二次檢測!
從新加坡開始實行居家康復計劃,就不斷爆出相關的新聞:衛生部失聯、確診了該怎麼辦、密接要隔離嗎……等一系列相關的事件。與此同時,衛生部也在不斷地調整、優化居家康復計劃,致力於解決民眾遇到的問題。
但最近,新加坡有位網友向我們爆料稱:他的母親只是“推定陽性”,但仍被診所通知需要隔離。一直等到一周後才進行二次檢測,結果陽性才接到隔離令,還需履行為期10天的隔離!
58歲母親自測確診
醫生檢測後告知“確診”
未接到隔離令仍需隔離10天!
10月25日,楊先生(化名)的母親在公司組織的ART檢測中,結果出現了淺淺的第二條槓,第二次ART自測時卻又檢測陰性。
據楊先生透露,今年58歲的母親已經完成疫苗接種,只是在檢測當天喉嚨有些不舒服。以防萬一,就去附近的診所進行PCR檢測。回家後就進行了自我隔離。
26日傍晚,他的母親收到了診所的簡訊通知,說她已經確診,需要在家履行為期十天的居家康復計劃。
但讓楊先生感到意外的是,他們一家人申報成為同住者時,卻並沒有收到新加坡衛生部的健康風險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簡稱HRW)。
不只是這樣,連被告知“確診”母親的保健資訊網(HealthHub)記錄也一直沒有顯示檢測結果,也沒有接獲衛生部的隔離令。
這一切都讓楊先生感到不解。
打電話詢問醫生
卻被告知僅是“推定陽性”
隔離7天後才做二次檢測
感到不解的楊先生,給母親做PCR檢測的診所打了電話。經過詳細的詢問以及要求診所出具母親的檢測報告後,楊先生這才知道,母親僅僅是“推定陽性”,還沒有真正確診。
但據診所人員告知,“推定陽性”依舊被視為確診者。
去年5月份,新加坡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肯錫副教授就曾表示,冠病檢測有時會出現“推定陽性”的結果,實驗室必須進行多一輪確認檢測,才能公布檢測結果。
也就是說,類似楊先生母親這種情況,在出現“推定陽性”後,應儘快安排進行第二次檢測,以便告知確定的結果。
但一直過了一周,到這個月的2日,楊先生的母親才接到診所的需要二次檢測的通知。這次,PCR檢測結果呈陽性,母親才是真正的確診,同時也在11月3日接獲隔離令。
母親這才接獲隔離令
之前7天隔離“不算數”
一家4口還需再隔離10天
據楊先生透露,母親確診當天,弟弟就接到了健康風險警告的簡訊通知。但一直到11月6日,和母親同住的楊先生和他的女友也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除此之外,最讓楊先生感到氣憤的就是,明知道檢測結果不確定,為什麼診所沒有及早的對母親進行通知,而是等了一周才告知需要二次檢測?
由於母親之前沒有接到隔離令,這意味著他們一家人還需要再次隔離10天,之前的7天的居家隔離“不算數”。
楊先生也和我們表示,在二次檢測前的7天,他們一家人不明白為什麼“確診”了,卻沒接到隔離令?也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隔離?無論是聯繫衛生部,還是診所,都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
這7天,他們只能嚴格履行居家隔離,減少外出,購買ART自檢儀。楊先生表示,這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一起由於信息不對稱引發的事故,如果楊先生知道“推定陽性”後,診所需要儘快進行第二次檢測,就不需要“白白”隔離7天了……當然,診所和衛生部的回應不準確也存在問題。
看來大家還是要多關注一些疫情相關的政策啊,比如關注萬事通就不錯~通心粉們的身邊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嗎?可以留言和我們分享一下~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7475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06 新幣
(*截稿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