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本月26日起將大幅度放寬防疫安全管理措施,公眾進入宗教場所、購物商場和超市等不必使用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負責SafeEntry的商場職員受訪時表示,至今還未接到僱傭公司對於下來工作安排的指示,不過已開始找其他工作。
從明天起,公眾進入大多數場所時無須再登記SafeEntry,在購物商場負責相關工作的職員說,他們下來將另尋其他兼職工作。同時,隨著安全距離限制解除,一些餐館下來也會調整桌椅的數量,恢復原本的座位安排。
我國將大幅度放寬防疫安全管理措施,從本月26日起,社交聚會人數不再設限,民眾在室內或戶外都不必保持安全距離。公眾進入宗教場所、購物商場和超市等場所時也不必使用SafeEntry訪客登記系統。
鄧詩翰(17歲,學生)約三個月前開始在裕廊東Jem商場擔任SafeEntry登記入口的工作人員,他至今還未接到僱傭公司對於下來工作安排的指示。
「我現在只做兼職,只在周末時上班。我已經開始在找其他的兼職工作了,例如到餐館當服務員等。」
在西城商場擔任清潔工的林天龍(46歲),每天有約三個小時須要負責SafeEntry登記的相關工作。他認為,解除這項措施後,他能更加專注於完成自己原本的清潔工作,減輕負擔。
教育部發言人回復《聯合早報》詢問時說,學校也將從本月26日起,停止使用SafeEntry登記系統。
不過,學生和職員應繼續在手機中保留他們的合力追蹤應用或便攜器,以便校方在必要時加強追蹤工作。
李總理吁公眾
繼續負起社會責任
從明天起,不論是否有戴口罩,公眾在室內或戶外都無須保持安全距離。
姑媽家餐廳老闆柯麗群受訪時說,為了確保不同組的食客之間保持一米距離,餐館目前的座位安排有諸多限制。
「措施放寬後,我們就可以把原本撤掉的三四張桌子擺回來,容納更多的食客。同時,員工不必去確保不同桌的食客間沒有相互交流,這也會減少許多糾紛。」
齊來豐脆魚餐館老闆何光春認為,隨著我國放寬防疫措施、開放邊境,相信會有更多食客上門用餐。他也會在下周準備多兩三成食材,以應付客流量的增加。
李顯龍總理昨天在面簿貼文說,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宣布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令人感到鼓舞,新加坡的生活將幾乎恢復至疫情前的狀態。
「我相信大家會繼續負起社會責任,在室內戴口罩、若身體不適就自我隔離,互相照顧。」
大多受訪公眾對於防疫措施進一步放寬表示歡迎,但表示仍會繼續保持謹慎的態度。
林忠賢(50歲,汽車零件貿易商)說,沒有社交聚會人數的限制、不必掃描SafeEntry等固然方便,但他還是會減少到人多的場所,以降低自己和家人染病的風險。
「尤其是邊境開放後,到訪旅遊景點的人可能會更多,這些地方我都會儘量避開。」
劉英(39歲,行政人員)也認為,防疫措施放寬不代表疫情已告一段落,他會繼續做好個人防疫措施,負起社會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