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防疫政策總研究怎麼吃飯?新加坡總理夫人這樣解釋

2021-11-12

萬事通說

為什麼新加坡防疫老是研究吃飯?新加坡總理夫人回答來了~

經過新加坡防疫以來的觀察,具體防疫措施就是研究大家該怎麼吃飯,和誰吃、幾個人吃、家裡吃還是外面吃、打包吃還是點外賣、光明正大地吃還是偷著吃。這不,疫情剛有起色,新加坡就是放開了5人堂食。

有不理解的人吐槽道:新加坡的模範防疫,每次影響最大的就是能不能吃飯!那為啥新加坡的防疫就跟堂食政策卯上了呢?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給了大家答案。

限制堂食對防疫到底有用嗎?

新加坡總理夫人給了答案

就在昨天,總理夫人何晶回應了限制堂食對阻止病毒傳播到底有沒用的質疑。

她指出,新加坡每天公布的感染群,大多數病例是可以追蹤的。但仍然有很多感染源不明的病例,找不到來源,摸不到線索。不過, 這些病例和各項研究都證明防控疫情,限制堂食是勢在必行。

為了佐證她的觀點,她還引用了其他國家的案例。

比如美國對100個城市的流動性做了調查,堂食是導致病例激增的首要因素。再比如,中國和韓國進行的小規模接觸者追蹤案例研究顯示,在餐館裡受感染的人要麼就在空調氣流的下游,要麼就是相鄰而坐。這說明, 說話時會產生包括氣溶膠(可在空氣中漂浮數小時)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落在一米內,也可以飄到幾米外。

這都能說明,堂食不利於疫情防控,大大促進病毒的傳播,大家在吃飯的時候,都聚集在一起,摘下口罩吃東西,還在一起交談和放聲大笑,這些都會產生飛沫和氣溶膠,漂浮在我們周圍的空氣中。

堂食的製冷系統不利於病毒擴散,

限制堂食人數只是第一步

而再看回新加坡的就餐環境,就很不樂觀了。

很多小餐館安裝的都是分體空調,只是簡單地循環冷卻空氣,房間裡的氣溶膠團聚在一起,無法排出,增加了傳播病毒的風險。

她認為,疫情嚴重時不僅要限制堂食人數,還要經常凈化空氣和換氣。

堂食環境里的空氣更換頻率,

遠不如地鐵和隔離病房

那既然如此,每天一到上下班高峰期,人流擁擠的地鐵是不是也要限制人數呢?何晶女士也給大家指出, 相比於餐廳里的空氣,地鐵里的空氣就要凈化多了,甚至隔離病房的空氣都比堂食的空調系統好使。

她指出,隔離病房或地鐵的冷氣系統持續快速地換空,相當於每小時更換整個空氣體積12至14次,也就是 每4至5分鐘就更換一次空氣。

相比之下, 在使用分體式空調冷氣系統的空間內用餐,比在戶外用餐更糟糕,因為那種空間通常都沒有更換室內空氣。

因此,何晶建議餐廳應該在室內增設高質量的空氣過濾系統,本地的商場、食肆和餐館或許應該公開他們的ACH和MERV評級,只有達到標準才能安心出入。

從今年8月份開始,新加坡就開始與病毒共存,要想流感一樣對待它,在這個過程里,疫苗起到重要作用,確保封閉空間中的清潔空氣也不容小覷,只有這樣才能讓新加坡真正做到與之共存。看完總理夫人的回應,通心粉意識到限制堂食的重要性了嗎?快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7224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17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歲孩童半夜突發紅疹、全身瘙癢!竟被診斷為…
  • 「一元市場」反響熱烈 群眾爭領入場券 一人送院
  • 中國美女當誘餌、同胞幕後操控… 「鋼鐵大王」在菲撕票案細節!
  • 新加坡現裸男持刀傷人,赤身奔跑還四處搞破壞!
  • 牛車水珍珠坊儲藏區起火 六人吸入濃煙送院
  • 建設局:星悅匯玻璃板或因微量雜質罕見現象 導致墜落
  • 駁船碼頭店屋發生火患 冒出滾滾濃煙
  • 【GE2025】警方吁候選人後天提早抵達提名中心
  • 駁船碼頭餐廳起火一人受傷 目擊者:被疏散到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