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爱上农作
陈洁仪喜欢触摸泥土的感觉。(取自陈洁仪IG)
改变,除了按照自身的意愿,也有因为疫情而产生,她也从变化中更加看清自己。
陈洁仪发现疫情对她生活的影响是双向的。她曾为私人理由出国,履行了三次隔离,包括有一次是21天,而她完全没有无法适应的问题,这让她发现自己变得更可以独处,但同时,她和邻居的关系也拉近了。
她分析这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我有点像猫,你不可以主动接近猫,要等它接近你,而当我知道人家不能靠近我的时候,我反而敢去靠近他们。疫情期间,强制的安全距离给了我安全感,让我愿意去交朋友。我住的单位对面是一个年长女士,我觉得应该关心她,就主动释出好意,另外两户家庭,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始,但有一天我就提出交换电话号码,有个照应。”
她最近爱上农作,到一家农场当义工,这也是在疫情期间发掘的新喜好。她分享道:“我以前对农作没有兴趣,家里也没有植物。之前去瑞典,住在一间生态木屋,那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厕所在外头,是堆肥式厕所,农场采用朴门永耕(permaculture),这一切让我深感兴趣,回来后就去当义工。疫情也让我觉悟,我们要能够喂饱自己,这是生存本能。”
谈起农作,她精神抖擞,“我昨天只睡了三个小时,但今天早上还是去农场。我们种白菜、蕹菜、菠菜、羽衣甘蓝(kale),我喜欢触摸泥土的感觉,也喜欢跟其他人一起劳作,是很疗愈的体验。我现在也在家里种一些香草,甚至有一个梦想,拥有自己的农场。”
重返舞台的喜悦
陈洁仪上个月终于重返舞台开唱,办了三场商演。(Banshee Productions提供)
疫情对她的另一个影响,是无法演出。本地8月中放宽演出条例,若出席者都完成冠病疫苗接种,可允许多达1000人出席。她上个月终于重新站上舞台开唱,一连三晚的商演让她直呼:“感觉很棒,也更珍惜。一开始有点担心能否习惯这么空的观众席(观众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但一两首歌之后就适应了。但我还是喜欢看到观众的样子,戴着口罩,我不知道他们的表情到底是什么。”
下个月,她将再办三场售票演唱会,会呼应圣诞节,充满温馨气氛。她感慨地说:“我们在疫情期间被隔离,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根蜡烛,当大家聚在一起,烛火会更明亮,更温暖,所以演唱会取名‘再次点燃’(Reignite)。”
疫情给陈洁仪最大的感悟是,我们需要的真的不多。她说:“如果疫情期间,你没有让自己的内在精神更丰富,就辜负了疫情要教会我们的事。我很乐观的,我会尽我所能去逆转生命给予的难题,像疫情夺走了我的外在生活,我就加强自己的内在精神。”
智慧随年龄升华 年龄的数字在改变,但她直言不怕老,甚至越活越年轻。
在9月度过49岁生日的陈洁仪,自认对很多事情还是充满好奇,也喜欢跟年轻人谈话。对于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她豁达地说:“我很期待。其实我每次从二到三到四字头,都很期待,总觉得转角会有更多的人生乐趣等着我。”
她说很多比她年轻的朋友很害怕变老,并好奇她为什么不怕?“我认真去想,只要每一天都活得忠于自己,就不会害怕老去。我看过一些人过着他们认为应该过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我不会这样。”
顿了一顿,她笑说:“可能要70岁时我才会怕?我总有一天会看起来像一个老人啊,那会是一个尴尬期,但我一旦接受自己是一个老人,就ok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实,陈洁仪也从中提炼出智慧和情商。
如今单身的她,有过孤独的时候,不过现在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她回忆:“四年前刚开始自己住的时候,觉得孤独,后来朋友介绍我读探讨孤单(aloneness)和孤独(loneliness)的书籍,要怎么做到孤单但不孤独。我花很多时间修炼心灵,也开始一个人散步,逼自己一个人到餐馆用餐。”
关于爱情,她也在修炼。“到了这个人生阶段,我发现恋爱时也要保留自我,当你保留自我时,你可以为这段感情奉献更多,因为一开始你就是爱上对方的样子,那为什么时间久了都模糊了,然后开始埋怨对方不是你认识的那个人?两个相爱的人应该像两棵树,虽然它们的根盘绕在一起,但它们还是两棵树。”
40岁之后才绽放 年龄就像酒,越陈越香;现在的陈洁仪,洋溢着浓浓的熟女魅力,气质优雅,自信自爱,有内涵,有智慧。
她认为自己这些年最大的改变,便是愿意敞开心扉,“我以前很封闭,我花很长时间,大概10年吧,才对自己公众人物的身份感到自在。转捩点是2007年我去公关公司上班,在那之前,我是直接从学生变成歌手,而我性格内向,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我觉得那是一个不适合我的成长方式。到了职场,我变成一个正常人。”
2011年她重返歌坛,发了《重译》专辑,让媒体感觉她脱胎换骨。她说:“我是慢热慢熟,我觉得我40岁之后才绽放。”
绽放后的陈洁仪,散发光芒,散发能量。她说:“这49年,我获得很多,所以现在的我能够给他人能量,也很乐意付出。这些都是年纪越来越大才有的体会,所以我享受变老。”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