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冠病疫苗的研發已到最後的衝刺階段,一般來說疫苗將在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確保其效果及安全性後,會申請上市為公眾接種。
11月8日,中國科學技術部給予新冠 mRNA 疫苗加強針IIIb 臨床試驗行政許可,意味著中國國產mRNA疫苗臨床實驗擴大。
此臨床試驗對象是18~59歲和60歲及以上已接種滅活疫苗人群,試驗目的是評價mRNA疫苗在加強接種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此消息發布於中國科技部政務服務平台,「中國人類遺傳資源行政許可事項2021年 第二十一批審批結果」,列為「中國人類遺傳資源採集審批」第123項,申請單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批準時間是2021年11月。
今年7月,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顯示,mRNA新冠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沃森生物和艾博生物作為試驗主辦單位,研究實施負責 (組長) 單位正是廣西疾控中心。
據悉,沃森生物mRNA疫苗已經取得了墨西哥、印尼、尼泊爾的Ⅲ期臨床試驗許可。
蘇州工業園區
年產4000萬人份單劑mRNA疫苗
《新加坡眼》注意到,10月25日,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發《藥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審查情況公示,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蘇州工業園區生產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
這則信息標誌著艾博生物的生產線達到藥品商業化生產要求,預計mRNA疫苗年產能可到4000萬人份單劑。
艾博生物是沃森生物研發新冠mRNA疫苗的合作方。
中國專家:打了滅活疫苗再打mRNA
《新加坡眼》日前報道,11月6日,中國著名流行病學與公共衛生專家曾光說,土耳其、泰國、德國等國的真實世界數據證明,打了滅活疫苗再打mRNA疫苗或者重組蛋白質疫苗作為第三劑,都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曾光也指出,現在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東南亞、中東,加拿大、韓國等都主張第三針用mRNA疫苗接種。
11月10日,曾光在微博視頻號上說,「我們清零清到什麼時候為止?國內免疫屏障安定了,你把它控制在很少有重症病例發生,我們社會可以承受了,對我們健康威脅不那麼大了;換句話說,新冠作為傳染病,對我們的威脅和其他傳染病相比,它已經不占優勢了。」
他補充說,如果冠病的危害性相比愛滋病、結核病、流感,不占優勢,「它就回歸本位了,我們就該常規防控了。」
曾光說,但是現在還不到火候,不要盲目學習外國;開放必須從國內形勢和國外形勢來分析;例如英國能開放,因為它接種率高,自然感染率也很高,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免疫基礎,「兩個免疫覆蓋在一起了」,但中國免疫屏障全靠接種疫苗,自然感染率微乎其微。
他說,目前接種的是原始株的抗原,但是現在流行的是德爾塔株,後面可能還有別的,「我們的抗原得及時跟上」。
另外,曾光說,接種疫苗之後幾個月抗體下降,雖然可能還存在細胞免疫,再感染得現象還是出現的,不過重症的明顯減少,說明疫苗仍然有效;但是,接種疫苗之後感染的人還是有傳播力,打第三針問題中國得先搞好,「練好這些內功之後再開放,對老百姓,得負責任啊」。
曾光曾經擔任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
科學界和產業界要關注mRNA疫苗
今年4月10日,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中國全國疫苗與健康大會上呼籲,科學界和產業界要關注mRNA疫苗,「對傳染病、愛滋病、罕見病等衛生領域, (這種疫苗研發技術路線) 將提供各種機會,不能忽視。」
mRNA疫苗是中國冠病疫苗研發的五大技術路線之一,其他四個技術路線分別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
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國產mRNA疫苗具備著三大優勢:
第一,疫苗安全性更高。中國採用的疫苗抗原靶標選擇更為精確,誘導產生的中和抗體特異性高。
第二,國產化水平高。中國mRNA疫苗核心原料和設備已經全部實現了國產化,意味著一旦獲得生產批准,產能將可以實現快速放大,滿足供給。
第三,儲存成本更低。中國採用了單人份預充針劑型,可在室溫保存一周或在4℃長期保存,冷鏈成本低,容易實現人群大規模接種。莫德納疫苗要求零下20攝氏度運輸和存儲,輝瑞-BioNTech則要求零下70攝氏度。
編輯:AB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