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馬六甲下周六(20日)將迎來一場州選。這場州選肇因於四名州議員撤回對原任首席部長蘇萊曼的支持。
作為2018年全國大選以來的首場大規模州選舉,馬六甲州選難免被視為下屆全國大選的風向標。
除了為下屆大選的各政黨的合縱連橫和選戰策略提供方向,馬六甲州選也將直接牽動:
以巫統為首的國陣將競選馬六甲的全部28個州議席,土團黨則夥同伊斯蘭黨以國盟之名出戰,雙方在28個議席全面開打,加上反對黨聯盟希盟,所有選區將出現至少三角以上的混戰。
對成立僅五年的土團黨,此次州選的走向,恐怕將左右該黨未來的命運。
作為系出巫統的政黨,土團黨和巫統的同質性極高,上屆大選藉著納吉貪污醜聞,以及馬哈迪的光環,土團黨成功在希盟旗幟下入主布城。沒多久,又和希盟翻臉,慕尤丁憑藉精準的政治算計,以小吃大,攀上首相寶座的權力巔峰。
當時的土團黨,風頭一時無兩,但背刺同盟的回力鏢也終讓自己吃了苦果,在巫統的逼宮下丟了首相一職。
如今,在巫統不願和土團黨在馬六甲州選合作的情況下,基層實力薄弱的土團黨只能迎難而上。
雖然慕尤丁言之鑿鑿表示,馬六甲選民會看在國盟政府和他擔任首相的表現份上,投他們一票,但一般預料,土團黨在當地馬來選民中的支持度將遠遠落在巫統後頭,加上過去脫離希盟的黑歷史,恐進一步失去華族選民的支持。
基本上,土團黨若能保住上屆選舉得到的兩席議席,都要阿彌陀佛了。
如果土團黨最終表現不濟,迎接他們的可能將是瓦解的命運。
然而,多數分析都指出,大部分席次預料將落入實力較堅強的國陣或希盟手中。唯一的變數,是國陣和希盟的席次會否過於接近而導致懸峙議會,進而使國盟扮演關鍵少數。
第一種結果 如果巫統最終獲得壓倒性勝利,憑一己之力奪下馬六甲州政權,那該黨就有可能在接下來逐步切割與土團黨和伊斯蘭黨的關係,包括在下屆全國大選不與後兩者合作。
這對土團黨而言將是災難性的結果,在爭不過巫統,又搶不走希盟票源的情況下,土團黨恐怕將迎來覆滅。樹倒猢猻散,如果到時出現慕尤丁等原本是巫統成員的土團黨骨幹,突然宣布自己「想家想回到巫統「的情境,或許也不必太意外。
至於伊斯蘭黨,則會繼續自恃其關鍵少數的角色,重新對巫統投懷送抱。
此次馬六甲州選,伊斯蘭黨雖拒絕巫統遞出的橄欖枝,轉而與土團黨合作在國盟旗幟下參選。但他們也未把話說死,伊斯蘭黨和巫統合組的「全民共識」仍在,伊斯蘭黨依舊可以發揮其投機本色,左右逢源。
如此一來,土團黨和伊斯蘭黨若能贏得關鍵少數,就能以「造王者」之姿待價而沽。
這樣的局面也將直接影響朝野各黨在下屆全國大選的布局。由於深知自己無法獨力贏得選舉,巫統將會回頭與土團黨及伊斯蘭黨交好,下屆大選預料會上演國陣+國盟對決希盟的戲碼。
第三種結果 不太可能出現的希盟大勝。
如果希盟得以單獨在馬六甲執政,則巫統還是會和土團黨及伊斯蘭黨重歸於好,以備戰下屆全國大選。
三位前後任首相及「萬年候任首相」的政治命運 此次馬六甲州選除了左右各黨派接下來合作的取向,預料也會牽動幾位標誌性人物接下來的政治命運。
首先是首相依斯邁沙比里。
他的首相位子是巫統、土團黨和伊斯蘭黨聯手拱他坐上的,但這三個政黨如今卻又在馬六甲州選廝殺,搞得他陷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尷尬,幫誰站台都會被說話。
再者,依斯邁沙比里雖是巫統黨人,一旦巫統在州選獲得壓倒性勝利,對他卻不一定是好事。
巫統若大勝就更有可能在下屆大選不與土團黨乃至伊斯蘭黨合作,始終力主和土團黨合作的依斯邁沙比里將承受更大的政治壓力。
加上他雖然貴為首相,黨內勢力卻遠遠不及納吉和阿末扎希等人。下屆全國大選,他還會不會是首相人選,很難說。
此次馬六甲州選有可能成為他的翻身賽。
在巫統主席阿末扎希因背痛前往德國醫治的情況下,納吉被委以督戰重任。他甚至不惜推遲原本要來新加坡探望產後女兒的計劃,可見其重視程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如果納吉能率領巫統在馬六甲打出一場漂亮的選戰,則意味著其有望重回競爭首相位子的行列。
前面有提到,此次馬六甲的選舉結果將決定土團黨未來的命運。該黨的興衰也將左右該黨主席慕尤丁的政治仕途。如果土團黨在此次選舉被巫統逼入山窮水盡,說不定慕尤丁會像過去一些出走巫統的前輩那樣,回歸巫統。
最後,則是永遠都與首相寶座擦肩而過的反對黨領袖安華。
此次馬六甲州選安華也力排眾議,決定接納其中兩個導致馬六甲州政府倒台的州議員加入希盟,引發了接納「政治青蛙」的爭議。
如果安華的這項決定,最終導致希盟敗北,其反對黨共主的地位將岌岌可危,甚至可能不再是希盟的首相人選。
相反的,若希盟勝選,安華或許有望逆轉頹勢,鞏固其地位,並在下屆全國大選再度衝擊首相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