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这边的情况一眼了然:低价航班仍然是有,但前提是得抢得到。
形势正在往这个方向演变:回国航班变少,但是回国的人,却可能少不了。
明年1月31日,就是除夕了。
此外,回国的路不好走。
回国以后的路也不一定就万事无忧。
莆田林某相关感染者6次复阳
大家还记得当时那位莆田新加坡输入病例,林某某吗?
就是那个当时被传为疑似源头,引发福建疫情,以至于被网暴的老林。
虽然后来澄清了,但网友骂也骂了,甚至相关影响还在持续。
林某某的事情发生在9月,距今现在两个月过去了,但还有小部分人生活回不到正轨。
林某某的老婆在工厂上班,她的同事老赵后来也被确诊。
但是这个老赵的情况特殊,从9月到11月,竟然6次新冠复阳。
9月15日确诊,10月2日检测阴性出院后,专门隔离14天,期间检测次次阴性;
10月15日检测复阳,16日检测阴性,17日检测阴性,第二次被送去专门隔离21天;
10月20日检测又复阳,之后持续6天,一天阳性,一天阴性,反反复复,26日检测阴性,再次回到酒店;
酒店隔离才一周,11月4日,检测再次复阳
简直就是目不忍视的新冠循环。老赵的身体其实没什么毛病,他除了在第一次确诊有发烧。
其余复阳好几次,身体是没有症状的。
但是因为老是复阳,他从9月爆发疫情开始到现在折腾2个月,前后隔离57天,都没能走出检测跟隔离的怪圈。
唯一庆幸的,就是老赵不是在新加坡。
他这个情况,抗原快速检测(ART)估计得用掉一大把。而且妥妥是回不了国的。。。
国内重现局部疫情封锁 11月初,欧洲死亡占全球一半
近期,中国已经进入冬季。
而在冬季最快活的新冠病毒,也重新开始有了底气各种作妖。
最新跟进,北京出现了6起本土病例,当下就对病例所在小区、活动场所及相关商场进行封锁,人员不能进出。
爆发疫情第8天的大连,累计本土215例感染。
当地的官方部门,前天宣布暂时关停非生活必须的公共场所。也就是说,非基础必须行业都喊停。
据说这次的源头起自当地的一家冷冻库的员工。
现在,中国对待疫情的做法仍然还是零容忍,疫情封控措施一触即发。
不仅这一点跟多数国家不同。
对于病毒传播的途径跟载物,也有不同的定义。
比如,快递的包裹可能也会携带病毒,昨天山东就有一些人是因为收到包裹而被要求在家隔离。
再者,冷冻食品包装也可能传毒。这次大连疫情源头没有敲定,但不少人觉得可能也有相关。
所以疫情出现后,该隔离隔离,该关门关门,对待新冠病毒态度始终如一。
这跟新加坡,以及欧美国家堪称截然相反。
而部分欧美国家的现状跟疫情发展形势,貌似越来越不妙。
不妙到什么程度? 首先,11月初欧洲的死亡病例占了全球死亡病例的一半。
疫情扩散最迅速、ICU患者急速飚增的是德国。(申请来新加坡的所有VTL旅客中,德国旅客最多)
其次,荷兰现在疑似已经有打算要开始收紧防疫措施。
当地一个流行病咨询小组建议,荷兰进行局部封锁来控制疫情。而按照荷兰当局以往做法,很大可能会采取。
具体的收紧措施包括:取消活动、关闭电影院、提前咖啡店跟餐饮场所的关门时间。
荷兰已经从上周重新要求当地群众戴口罩。
为什么突然喊停,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医疗系统有点绷不住了。。。
还有一个丹麦,最神奇的举措就是在欧盟将新加坡移出新冠安全名单以后,他们就官宣:
所有新加坡旅客,不管有没有打完疫苗,入境丹麦都要至少隔离4天。
前面还在跟新加坡开放疫苗接种者通道,后面见风使舵翻脸无情。
从这些迹象来看,那些病毒共存国家,往来是会往来,但是谁都留一手。
特别是荷兰打算重新封锁,这狂奔向共存的路上突然拐了个大弯,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带头共存的国家是不是反悔了?
但是新加坡卫生部长表示疫情趋稳,专家表示解封一轮,就会有对应一轮反扑,次次以后直到真正平稳。
明显还是一副刚刚步上共存的场面。只能希望,前头等着我们的不是欧洲的现在。
椰友们,你们认为呢?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