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5個問題看懂氣候變化

2021-11-13

新加坡承諾在2050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發電以降低碳排放。新加坡也在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正式加入「棄用煤炭發電聯盟」,成為這個聯盟的第28個新成員,也是亞洲最早做出這項承諾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目前正探索通過使用太陽能以及其他低碳替代燃料例如「氫」以進一步降低碳足跡。由於大規模部署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有限,新加坡也考慮從區域進口電力。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的錄像演講中指出,這些舉措都為新加坡和本區域提供了機會。

傅海燕說:「我們將繼續培育清潔能源公司的發展,這也將支持本區域國家的能源轉型,並創造新的經濟機會。我們也正與金融機構合作,開發一個充滿活力的綠色金融生態系統,以支持亞洲朝向更高的可持續性過渡。」新加坡將配合國際間的努力,在2040年代淘汰煤炭發電,並承諾不再為全球新燃煤發電項目提供融資。新加坡目前主要使用天然氣發電,煤炭占總發電燃料的不到2%。

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表示,如果證實可行,地熱能(Geothermal energy)將能成為新加坡除太陽能以外,另一個可用來發電的本土潔凈能源來源。

而長達兩周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10月31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展開,目的是相互了解和評估2015年簽訂《巴黎協定》後所取得的進展並制定未來的工作。

1. 《巴黎協定》是什麼?

《巴黎協定》2015年簽訂,全球197個締約方承諾,將地球溫度的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化之前的水平,也就是1.5攝氏度。

各締約方可以量力而為提出減碳的目標和形式,並提交報告和接受審查。

2. 全球暖化跟「碳」脫不了關係?

過去一世紀裡,大幅度開發森林、拓展農業和工業,大量地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都增加了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地球長期籠罩在厚厚的氣體形成的「溫室」中,太陽照射的熱量因此揮之不去,導致全球的氣溫升高。

3. 為何新加坡如此關注氣候變化?

陸地上大面積的冰川融化併流向大海,加上熱脹冷縮的原理,讓海水體積膨脹,並推高海平面。從1900年起,全球海平面已經平均上升了0.2米。專家預計,如果沒有減少碳排放,到了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達1米。

根據新加坡氣象署去年的年度氣候評估報告,新加坡的海平面從1970年代開始已經平均上升了14公分。氣象專家指出,由於新加坡部分沿海地區填土而成,所以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4. 人類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

衣、食、住、行,人類無時無刻都在排放溫室氣體。例如我們吃的食物,從開墾土地、耕種到烹煮和食用,甚至處理垃圾,每個階段都在消耗資源,因此產生二氧化碳,俗稱「碳足跡」。

5. 減少碳排放量的里程碑?

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全球升溫要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碳排放量必須在2030年減少45%,並在2050年達到凈零碳排放或是碳中和。

不少國家都提呈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碳達峰」指的是碳排放量達到最高值,然後逐漸下降;「碳中和」以減排的方式抵消自身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以達到平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月薪2萬新幣!新加坡這10個高薪崗位太缺人!這些人每人可拿6000新幣
  • 新加坡如何成為東南亞生物醫藥和醫療科技的首選地?
  • 新加坡身份規劃怎麼選?這8種「綠通道」你必須知道
  • 新加坡大選在即,移民政策或將調整!申請PR/EP的黃金時機解析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在新加坡必吃什麼?推薦幾家米其林指南上榜的福建面~
  • 令人懷念的新加坡逸群海南雞飯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