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陸新手段!新加坡國大研發出新型人工智慧系統,可有效分別土壤類別

2021-11-13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建屋發展局聯合研發了,一種利用電腦視覺和傳感器的人工智慧系統

該系統可以用來加快土壤分類的過程,以及降低所動員的人力與成本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B」,設立於1960年2月1日。

該政府職能機構負責新加坡居住新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超過80%的新加坡國人居住在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承建的房子裡。

據悉,該項技術已在本地獲得專利,團隊正在探索與業界合作的機會。

在舉行的2021世界工程師峰會大會晚宴上,這個由建屋局和國大所組成的團隊獲頒新加坡工程師學會卓越工程成就獎

新加坡的填海造陸

國大校方表示,新加坡將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準確且快速地對挖掘出來的土壤進行分類,從而加快填海工程,並降低成本

一般上,從建築活動中挖出的土壤需經過一系列的程序處理才能取得可用於填海造地的土壤,這為填海工程消耗了一定的資源。

01 填海造陸的歷史

據悉,新加坡國土面積在1965年的時候為581.5平方公里,2018年則達到721.5平方公里。

五十多年的時間裡增加了約140平方公里,其中除了因泥沙淤積等自然演變帶來的變化外,絕大部分新增國土都來自填海造陸。

新加坡的填海造陸有兩個比較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填海的方式和理念經歷了由粗放到節約的轉變。

而新加坡填海造陸的另一個特點是其填海規模不是一個簡單的線性增長,而是一個動態過程。

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新加坡填海所得的土地已占到了其現今國土面積的23%

新加坡政府採取的措施

新加坡圍海造陸的一個方法便是填海造島,用堤壩將這些島嶼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蓄水池,以作為雨水的排水系統

新加坡填海造陸

對此,新加坡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對此,新加坡環水源部長馬善高表示:

「要應付這類可讓未來幾個世代獲益的花費,我們可以通過借貸機制應對開支需求。這樣一來可確保未來支出也由未來幾代人共同承擔。

新加坡政府將探討通過發行政府債券,甚至動用國家儲備金,應付新加坡為保護海岸線而預計必須支付的1000億元長期大帳單。

他指出,較短期的應對措施,如政府要花4億元翻新全島溝渠,支出可來自政府部門的預算。

但至於長期花費,如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島或建設圩田(Polder)保護海岸線,就需要政府動用國家儲備金,以及發行政府債券。

擁有如此出色研發能力的

新加坡國大同樣也很優秀

新加坡國大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縮寫NUS)是一所大型公立綜合性大學,為東亞AACSB認證成員、東亞EQUIS認證成員、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Universitas 21 大學聯盟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申請要求

學術要求:高考分數達到一本線以上,不同專業還有不同分數要求。符合基本入學條件並通過初審的申請者,還需要參加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入學面試,以確定入學資格。

語言要求:雅思6.5分以上(閱讀和寫作部分不能低於6.5);托福(PBT)不得低於580分,托福(IBT)不得低於92分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月薪2萬新幣!新加坡這10個高薪崗位太缺人!這些人每人可拿6000新幣
  • 新加坡如何成為東南亞生物醫藥和醫療科技的首選地?
  • 新加坡身份規劃怎麼選?這8種「綠通道」你必須知道
  • 新加坡大選在即,移民政策或將調整!申請PR/EP的黃金時機解析
  • 新加坡的Angelina甜品店
  • 新加坡榜鵝藏著30家必吃美食,低至2新起!
  • 在新加坡必吃什麼?推薦幾家米其林指南上榜的福建面~
  • 令人懷念的新加坡逸群海南雞飯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