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素養評估排名第一,新加坡教育為何持續領先全球

2021-11-13

國際化素養評估項目,新加坡排名第一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加坡學生在以目標為導向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遠高於其他國家的學生。那為何新加坡在教育方面持續領先全球?而在中國不斷進行教育改革的當下,新加坡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鑑?

2021年年底,原本是三年一次的PISA測試公布結果的時間,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此次PISA測試被推遲到了2022年舉行。

談及國際學生的教育水平,我們不得不再次將目光聚焦到最近一次的PISA測試,是在2018年。在2018年的測試中,中國學生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三項第一。但是在當年新增的國際化素養評估項目中,新加坡排名第一。

新加坡教改

眾所周知新加坡獨立時間並不長,但是在素質教育和質量上遠遠領先許多已開發國家,其背後成功的重大因素之一,就是積極的改革與基於現狀的及時調整。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新加坡的教育發展史,就會發現教育改革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生存導向階段

自1965 年獨立以後,新加坡全力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這一階段的教育重點是普及義務教育,並推行英語加母語的雙語教育。

2、效率導向階段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加坡在教育方面開始強調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教育體系的效益。學校實行分流體制,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班,為不同群體打造適合他們能力的教學方法。

3、能力導向階段

面對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挑戰,創新型人才成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必備資源。針對這種變化,新加坡教育部制定了增強學生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教育方針,注重個性化培養。

4、以學生為中心導向階段

在這一階段,新加坡開始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知識、技能、態度皆不可偏廢,以素質教育為主,努力營造終身學習的氛圍。

即將開展新一輪的教育改革

未來,新加坡還將繼續進行教育改革。據悉,2024年新加坡將全面取消現行的中學分流制度,開展新一輪的教育改革。

改革的重點包括:取消中學分流制,不再將中學分為普通(學術)和普通(工藝),而是根據學生各科的能力表現,在中學進行科目編班。科目編班按照難易程度提供三種級別:

普通1(General 1)、普通2(General 2)和普通3(General 3),讓不同能力的學生修讀。

這一學制的特色,是學生不再根據整體成績進行課程分流,而是按各科目表現入讀該科所屬的能力組別。

比如一個英文好而數學弱的學生,可以學習G3英文科,同時學習G1數學科,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能力的科目組合。

而且,新加坡的GCE A-Level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局共同主辦的統一考試,也是新加坡的高中學生在兩年或三年高中教育結束後參加的統一考試

科目已分H1(副修)、H2(主修)和H3(深廣主修),即使中學生有部分科目修讀G1,只要其他科有修讀G2或G3,也不會影響之後的升學。

此外,自2027年起,教育部還將把目前的N水準和O水準會考整合為統一的全國考試。

新加坡教育成功的因素

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優才政府積極推進、教育經費充足、提升教師能力和薪資、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減少排名淡化競爭壓力、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再到改變家長觀念,各股力量通力合作,完成一場深刻且完整的教育改革。

這樣學校的目標將不再只是教出聰明的學生,更是教導學生如何成為更好的人。就像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所言:「學習不是一場競賽,我們要給學生培養的是終身學習的態度。」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2025新加坡政府學校全攻略:解鎖低齡留學黃金機遇
  • 新加坡計算機專業領航亞洲:2025年學術實力與就業前景深度剖析
  • 跨洋醫學探索:南洋理工李光前醫學院學子倫敦沉浸周紀實
  •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全球領袖項目,等你來加入
  • 2025新加坡政府學校全攻略:解鎖低齡留學黃金機遇
  • 7大中文授課專業!新加坡無語言門檻碩士項目,申請進行中
  •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全球領袖項目,等你來加入
  • 新加坡計算機專業領航亞洲:2025年學術實力與就業前景深度剖析
  • 跨洋醫學探索:南洋理工李光前醫學院學子倫敦沉浸周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