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合作為東協成員國開發 監督呈報溫室氣體排放系統

2021-11-14

要建立有效的碳定價機制,需要一個穩固健全的制度來監督、呈報與核准各國的碳排放量。新加坡與日本將合作開發和實施一套監督與呈報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系統,供東協成員國的工業設施使用,以提高企業呈報碳排數據的透明度。

我國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以及日本環境部長山口壯前天(11月12日)在格拉斯哥出席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化大會(COP26)的場邊活動時,為這項「加強透明度以共建共同創新夥伴關係」(Partnership to Strengthen Transparency for Co-Innovation,簡稱PaSTI)計劃下的合作項目,進行第二階段的推介。隨後舉行閉門雙邊會談。

PaSTI計劃由日本環境部發起,旨在支持發展中國家以共同創新的方式利用低碳技術,加強行動的透明度,以及促進私人企業和機構等非政府組織的參與。

此合作項目由新加坡國家環境局與日本海外環境協力中心攜手監督,並由日本—東協整合基金資助。

傅海燕在推介儀式致辭時透露,在東協氣候變化工作小組的支持下,第一階段已在去年7月完成。來自東協成員國的政府和企業代表等逾40個合作夥伴參與了需求評估,並制定實施路線圖以協調區域內的監督和呈報系統。

昨天宣布的第二階段將在此基礎上,設立適用於區域的設施級監督和呈報指導方針,並透過試點項目對這些方針進行測試。若成功實施,這套方針將引導企業和設施減排,使運作更具可持續性。

傅海燕說,企業在設計和經營設施時納入減排考量,可提升運作效率。

「為提高透明度,項目也可加入第三方核准機制,打造一個健全的監督、呈報與核准(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簡稱MRV)系統,支持工業和經濟綠化,推動全球邁向具氣候韌性的低碳未來。」

傅海燕提醒,儘管本屆大會有更多國家提呈更具雄心的減排承諾,但這些承諾也需要具體的實施計劃支持。只有準確記錄碳排放量,才能有明確的實施基礎來追蹤各國的減排進展。

她舉例,新加坡在2019年實行碳稅時,設立全國MRV制度以準確計算不同經濟領域的應稅碳排水平,未給企業帶來呈報負擔。除了舉行說明會,讓企業熟悉MRV需求,我國也擴大第三方核准機構的數量,使核准服務價格具競爭力。

山口壯致辭時也強調提高透明度的重要性,現在更多投資者要求企業披露氣候變化相關信息,測量和披露碳排數據成了吸引投資的關鍵。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