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區營業的一家活海鮮煮炒檔,將戶外場地圍起自設Safe Entry登記,希望能和餐館一樣經營五人堂食拼生意。
在1975年開業的泉記海鮮煮炒至今已有46年歷史,老闆林金祥分別在大巴窯和立達路下段開了海鮮煮炒檔。
林金祥受訪時無奈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他的生意下降40%。「現在除了餐館,咖啡店、小販中心等僅限兩人堂食,而我的海鮮煮炒客戶群通常不會兩人來吃,大家一般會多人來一起點菜。」
為了能夠經營五人堂食的生意,他將位於立達路下段的攤位圍了起來,自設Safe Entry,並安排員工在門口進行檢查,只為了當局可以考慮讓他們像餐館一樣被允許五人堂食。
「設在大巴窯的檔口是在一家咖啡店內,所以沒有辦法。但我立達路下段的檔口是在一個戶外食堂,晚上整個食堂只有我一檔營業,所以希望當局可以在晚間時段放寬我們的限制。」
他表示,立達路下段的分店是一個有戶外桌椅的檔口,場地非常大,他們桌椅之間的距離甚至可以擺成相隔兩、三米來維持安全。此外,該食堂白天有上班族來用餐,因此他旁邊的一些攤位通常會從早上7時經營到下午3時,但晚上便只有他獨自一檔經營。
「我覺得我們戶外的空氣條件、桌椅之間的距離,以及我們自設Safe Entry後只有一個入口方便工作人員檢查,這樣的安全措施不亞於餐館,因此希望當局可以考慮允許打疫苗的同戶五人來我們這裡堂食。」
從11月10日起,除了小販中心和咖啡店,其他餐飲場所允許同一戶最多五人一起堂食,條件是須完成冠病疫苗接種。業者須檢查食客接種狀況及是否同住。
食品局回復
食品局發言人回復詢問時表示,當局目前正專注於將同戶5人同桌堂食的規則,擴展到小販中心和咖啡店,讓更多家庭能夠一起用餐。
位於立達路下段的泉記海鮮是獲食品局執照的食堂。目前,獲食品局執照的餐飲場所只允許完成接種疫苗的公眾進入場所用餐,人數最多為兩人一組。
未接種疫苗或還未完成接種疫苗的公眾只能外帶食物。
擁有食品局執照的食堂主要位於工業區、學校或宿舍區。他們的主要是為工人和學生提供服務,但部分餐飲場所也為附近的居民提供服務。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