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快速了解新加坡和香港稅收制度有何區別

2021-10-16

香港與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兩顆耀眼的明珠,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離岸金融中心。而兩者也在經濟發展道路上選擇了不同方向,使得雙方經濟發展各有特點。但兩者相同的,就是極少的稅種和極低的稅率。但新加坡與香港在稅務上究竟有何區別呢?

新加坡和香港均是以地區基準來徵稅(只對在本地區產生或來源自本地區的收入徵稅,並未全球徵稅),這點對外國投資者在新加坡和香港設立離岸公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企業所得稅

新加坡

新加坡企業所得稅:

• 正常應稅所得中頭10,000新加坡元可享受75%的稅收減免;

• 10001-30000新加坡元的部分可享受50%的稅收減免;

• 剩餘部分按17%的稅率繳納公司所得稅。

針對新加坡企業的免稅計劃:

• 新移民的新加坡(稅收)居民企業或有限擔保公司;

• 應稅收入中頭100,000新加坡元的部分可獲全額免稅;

• 100,001-300,000新加坡元的部分可獲得50%的稅收減免。

註:該項免稅政策只在符合規定的企業建立的頭三年內有效。

香港

徵稅對象沒有居民非居民之分,並且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提出的兩項稅務改革,包括利得稅兩級稅制,首200萬元盈利稅率降至8.25%,餘下盈利為16.5%。

小結:兩地的企業所得稅各有特點,對於新加坡來說,更有利於利潤額較低的小型企業或初創公司,對於香港來說,政府也為各行業提供相關優惠政策。當然,如果是對於盈利較高的大中型企業,香港和新加坡在所得稅上相差無幾。

個人所得稅

新加坡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稅率在0-22%之間,且個人收入有相應減免額,由稅務局自動扣除,無需個人去調整。

基本上只要有一個人在上班有收入都符合此項,55歲以下減免$1000,55到59歲減免$3000,60歲以上減免$4000。

此外還有配偶減免、兒童減免、工作媽媽減免、父母減免等。

而非居民個人不適用稅務減免。

非居民個人的受僱所得適用15%稅率和居民個人所得稅稅率兩者間較高者。

董事費、諮詢費和其他所得,適用20%的稅率。

香港

香港個人所得稅稅率在0-17%之間,同時香港政府也設置了不同的個人免稅額。

個人基本免稅額為132,000港元,除此之外還有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免稅額、單親家庭免稅額等。若是一家人僅一人工作,所需繳納的稅幾乎為零。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收入1,000,000萬人民幣,若其為新加坡稅務居民,需繳稅105,698元人民幣左右;如果是香港稅務居民需繳納139,552元人民幣;但如果是中國稅務居民這一數字將達到268,080元人民幣。(此算法僅使用個人基本稅率,未納入各項免稅額。)

小結:這樣看來,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雖然最高一檔打到22%,但是只針對年收入超過32萬新加坡元部分徵收,所以除去超高收入人群,整體比較的話,新加坡的個人所得稅更勝一籌。

稅制和稅種

新加坡和香港均是以地區基準來徵稅(只對在本地區產生或來源自本地區的收入徵稅,並未全球徵稅),這點對外國投資者在新加坡和香港設立離岸公司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新加坡

除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外,常見的稅種包括:

• 消費稅:新加坡消費稅的稅率為7%,相當於增值稅。住宅財產的銷售和出租以及大部分金融服務可免徵消費稅,出口貨物和服務的消費稅稅率為零;

• 不動產稅:目前不動產稅的稅率為10%,居住在自有住宅里的個人適用4%的減免稅率;

• 印花稅:印花稅是對與不動產和股份有關的書面文件徵收的一種稅。

香港

常見的增值稅在香港是不徵收的,香港稅務的優勝之處在於只設三項直接稅,並設有免稅額制度,使稅負得以減輕。三項直接稅為:

• 法團首200萬港元的利得稅稅率為8.25%,其後的應評稅利潤則為16.5%。至於獨資或合夥業務的法團以外人士,兩級的利得稅稅率相應為7.5%及15%;

• 個人薪俸稅標準稅率為15%;

• 物業稅率定為15%。

對銷售稅 / 消費稅 / 增值稅、預扣稅、資本增值稅、股息稅、遺產稅等稅項一律免徵。

香港和新加坡稅收的區別

香港公司審計為強制性要求, 新加坡無審計要求

香港公司是不管營業額大小,都必須要出具審計;而新加坡對於公司營業額或公司資產在1000萬新幣(5000萬人民幣)以下的情況不要求審計,只進行正常的年審,報稅即可。 為保證企業審計的全規性,香港還專門出台了【核數師罪行的罰款和定罪政策】,以打擊偷稅、漏稅。

香港會計帳目保留7年,新加坡保留5年

香港稅法要求會計記錄及證明文件保留7年,近兩年頻頻發生的香港公司被要求提供過往7年審計的情況,就是以此為依據的。 新加坡稅法要求會計資料的最長保留期限為5年。

香港稅局每年抽查公司報稅情況,新加坡則比較寬鬆

香港稅局通常在每年年底選一批香港企業進行稅務抽查,如出現違規零申報、有保留意見或不發表意見審計、審計數據和會計資料不符情況,輕則罰款,重則定罪。 新加坡公司因本地掛名董事的存在和監督,默認企業履行了合規義務,無稅務抽查,但年檢報稅工作一定要做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總結來說,香港早期是寬進寬出,合規報稅問題從一開始就未受到重視,導致一大批企業受罰,利益受損,進而導致了當前的寬進嚴出,註冊簡單但開戶困難,強制要求稅務合規;新加坡嚴進寬出,首先通過本地董事保證了公司的稅務規範,開創了當前的對企業完全信任的局面。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