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新加坡新增1723起2019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增幅寫下近七個星期來的新低,至於每周感染增長率連續兩天下跌至0.97,單日新增病例創七周新低。
社區病例報1651起,客工宿舍病例有66起,輸入型病例則有六起。
每周感染增長率在13日跌至0.98後進一步下跌至0.97。
在社區病例中,有307起是60歲或以上的年長者,未滿12歲的孩童有156人。
病例總數目前累計23萬7203起。
再有十名患者病逝,累計死亡病例達586起。
新增死亡病例的年齡介於60歲到96歲。
(圖:來源自網絡)
69名患者病危需要插管
昨天,共有2202人出院,包括393名60歲或以上的年長者。
目前仍有1525人需要住院,普通病房有242人需要氧氣供給,52人因情況不穩而送入加護病房接受密切觀察,69人病危,目前在加護病房插管。目前的加護病房整體使用率是63.3%。
在過去28天的8萬8848起確診病例當中,98.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8%住在普通病房但需氧氣供給,0.3%住進加護病房,0.2%病逝。
截至14日,完成疫苗接種的人口比率維持在85%,86%人口則接種了至少一劑,已接種追加劑的人口維持在20%。
(圖:來源自網絡)
一幼兒園再增六病例、合計27例
兀蘭林景Iman Childcare幼兒園出現六起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病例,目前累計27起病例,有六名職員、18名學生和三名病患同住者。
另有五個大型感染群也繼續擴大,分別是大巴窯Safari House幼兒園、菜市職總保健合作社療養院、心理衛生學院、位於萬國的舒雅中心(Surya Home),以及Acacia收容所,各別出現一到兩起新病例。
(圖:來源自網絡)
允許殯葬業上門處理冠病死者的遺體
根據目前的條例,新加坡殯葬業者不能到居民家中處理冠病死者的遺體。病患遺體必須轉移到醫院,由醫院工作人員放入防護袋,再交由殯葬業者密封入棺、以及處理喪禮和出殯事宜。
本月8日,新加坡開始的試點計劃允許受過國家傳染病中心基本感染控制課程培訓的殯葬工作人員將冠病死者遺體放入防護袋。
新加坡殯葬協會發言人說,目前有14個會員參與試點計劃,但沒有透露計劃會試行多久。
衛生部長王乙康說,允許希望在家中康復的年長冠病患者這麼做,但他們必須有心理準備,病患可能會在家中過世。衛生部將同國家環境局和殯葬業者合作,調整現有規定,讓殯葬業者能在安全的情況下,處理在家中病逝的患者遺體。
(圖:來源自網絡)
新韓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首趟航班飛抵韓國
新加坡和韓國之間的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今天(15日)啟動。
首趟從新加坡起飛的專屬航班在當地時間早上8點多,飛抵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這是韓國自2019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以來,首次接待外國旅遊團。
《韓聯社》報道,韓國觀光公社社長、仁川國際機場公社社長等人在抵境廳,迎接遊客,並向他們贈送防疫套裝等紀念品。
(圖:來源自網絡)
疫情導致新加坡「抗糖戰疫」受挫
由於疫情,新加坡肥胖率歷經十年下降後回升,回到2010年的水平,衛生部長王乙康指出,冠病疫情讓一些居民養成久坐不動的習慣,而這將導致新加坡在對抗糖尿病的戰役中受挫。
每天注射胰島素,徹底改變生活習慣,甚至一度昏迷十天,這些都是68歲二型糖尿病患者艾哈邁德40年來的親身經歷。
艾哈邁德說:「最重要的是過程中有人從旁鼓勵,尤其是自己的家人,特別是我的妻子。」
艾哈邁德是本地40萬名糖尿病患者的其中一人。但如果不加以預防,到了2050年,患上這個慢性病的人數預計將增加到100萬人。
衛生部長王乙康在糖尿病協會配合世界糖尿病日舉辦的活動透露,官方數據顯示,跟2017年相比,去年有更多居民利用休閒時間經常運動。每人平均購買的貼有較健康選擇標籤的食品也有所增加。不過新加坡肥胖問題卻變得更加嚴重,從2017年的8.6%上升到去年的10.5%。
王乙康說:「我們向糖尿病宣戰的三年以來,看到一些成效,但要滲透到全國人口並顯現出長久成效還需要時間。與此同時,缺乏運動、糖分攝取量過高和肥胖依然是全國人口面對的問題。」
新加坡將在年底推出新的推廣活動,鼓勵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並提高他們對併發症的意識。
(圖:來源自網絡)
女性接種新冠疫苗出現月經紊亂
新加坡一些女性申訴在接種2019冠狀病毒疫苗後出現經期紊亂的情況。
不過專家稱,在接種疫苗後月經周期出現變化的情況,但在一到兩個周期後就恢復正常。海外國家也有出現類似案例,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研究來確定新冠疫苗和女性月經紊亂之間的聯繫。
目前,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把月經紊亂列為疑似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不過,疫苗安全監測結果報告,沒有具體說明接到多少起月經紊亂的報告。
對此!各位看官怎麼看?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下箴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