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例!澳洲媒體點名新加坡!中國官方再發聲堅持清零,歐洲後悔選擇共存?

2021-11-15

今日疫情快報

截至今天(11月14日)中午12點

新增1723例

新增死亡10人

關於更多新加坡疫情詳情

戳下方小程序查看

2021年已經接近尾聲。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目前看來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可就在這個當下,原本的「防疫模範生」新加坡,在經歷了彭博社「抗疫韌性榜單」排名的急速下跌後,又又又被國外點名了!

當然,還是作為反面教材出現。

新加坡又為啥會「淪落」到這一步呢......

澳洲點名新加坡,

本地專家呼籲放寬限制措施

進入11月,新加坡新增病例,似乎並沒有如很多人所預計的一樣繼續激增。

除了幾周前偶然一次日增5000+病例的虛驚一場外,最近14天,新加坡每日新增病例,維持在2000-3000左右。

在昨天新增的2304起病例中,有2179起是社區病例,120起來自客工宿舍,五起從境外輸入。

目前,新加坡仍有1574名冠病病患住院,其中72人情況危急,在加護病房接受插管治療。

51人病情不穩定,在加護病房觀察。另有253名住在普通病房的病患需要輸氧。到目前為止,新加坡醫院裡加護病床的整體使用率為66.3%,似乎還有不少餘量。

另外一個好消息是,新加坡每周社區病例增長率微減至0.98,近一周幾乎都是在1的標準線下。

由此可見,本地疫情似乎真的處於好轉中。

新加坡政府之前說,只要這個數字維持在1以下,就考慮放寬措施。而最近疫情似乎真的趨緩,不少本地的醫學專家,也認為現在是時候應該放寬限制了。

被外界廣泛譽為「新加坡吹哨人」的梁浩楠醫生,在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就說,當局可以考慮在本月21號以後,放寬更多的限制措施。

圖源:澎湃新聞

在他看來,自9月27號新加坡政府收緊限制後,新加坡新冠治療設施和醫院病床已經增加了許多。

在未來面臨更多病患時,新加坡醫療系統也有能力為病人提供治療。

加上現在有越來越多老人開始打追加劑,顯著降低了老人們住院風險的當下,或許新加坡是時候結束「穩定疫情階段」

另一位新加坡醫學專家淡馬亞教授,則認為現在的病例數並不能證明政府實行的措施有效,或許放寬措施也可以。

雖然新加坡本地似乎對疫情持樂觀態度,但外界卻不這麼看。澳洲媒體近日撰文,認為澳洲未來必須以新加坡作為例子敲響警鐘。

澳洲本地衛生專家認為,解封一個月後,澳大利亞的新冠肺炎病例並未激增的「蜜月期」可能是短暫的。

以新加坡為例,澳洲新增病例未來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再次上升。

似乎外國對新加坡的防疫工作,依舊充滿著不信任感。迄今為止,新加坡的防疫已經被印度、美國、澳洲等多國媒體公開質疑。

但實際上,西方諸多國家疫情現在並不樂觀,此舉似乎有些「五十步笑百步」之嫌。

歐洲爆發新一輪疫情

多國收緊措施「拋棄」共存

歐美等國原本防疫數據相當亮眼。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自今年五月份開始,歐洲等國的新冠肺炎新增確診人數開始大規模下降。

直到今年9月份,數據都維持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

歐洲確診病例數

當時,不少專家認為疫情已經開始出現「拐點」。

而且,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的不斷提高,以及很多人在感染新冠後體內產生的抗體,很多人在歡呼,稱新冠有望在明年得到終結。

9月1日以來,因新冠肺炎住院的美國人數也下降了約25%,出現「神秘拐點」

雖然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他「強烈懷疑」新冠病毒死亡人數將在冬季下降的觀點。

但他的聲音淹沒在了一片樂觀當中。大部分人想不到,這個冬天,對於歐洲人來說,可能是個毀滅性的冬季。

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新冠病毒在這個冬天,並沒有如預料般消停。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日前甚至特別發布警告,稱區域內50餘國的疫情令人擔憂。

歐洲地區已再度成為新冠疫情「震中」。

歐洲範圍內的10個國家: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愛沙尼亞、希臘、匈牙利、荷蘭、波蘭,以及斯洛維尼亞,疫情狀況甚至被歐洲疾病控制中心點名,列為「須高度關注」的狀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歐洲幾大國最近的疫情也不容樂觀。

首當其衝的是德國。自今年5月左右疫情開始放緩後積極開放以來,德國新增病例一直不多,也是和新加坡最早達成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VTL)的國家。 可最近,德國日增超過了3萬例,前幾日甚至達到每日4萬的大關。

西歐另一大國法國情況比德國稍好,但最近也在經歷輕微反彈。另外,法國國民議會在11月初也通過了新版防疫措施法案以應對疫情變化,規定政府繼續實施"健康通行證"的相關措施到明年7月31日

如果疫情再度惡化,法國不排除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例如恢復宵禁或"封城",以及重新啟動衛生緊急狀態下的相關機制的可能。

遠在英吉利海峽的另一邊的英國,病毒並未因為海峽的距離而停止傳播。自今年7月以來,英國疫情一直反覆不定,最近一天單日新增超過4萬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現在,隨著病例、入院和死亡數量上升,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疫苗的作用開始減弱。再加上冬天到來,英國逐漸與病毒共存的策略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疫情在冬天反彈,一直是世界衛生專家憂心忡忡的一點。疫苗高接種率,在歐洲這一輪爆發的疫情中顯得相當脆弱不堪。

因此,歐洲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提高本國的防疫措施。

由於最近幾天荷蘭的新增病例都在1萬多例浮動,荷蘭政府宣布,從昨天起進入局部封鎖,為期三周。

荷蘭也成為了今年夏天以來,首個實施局部封鎖的西歐國家

荷蘭新增病例呈指數般增長

「毫無意外」的,這項舉措瞬間引發了荷蘭民眾的不滿,他們開始上街抗議,有些酒吧甚至不管當局的營業時間禁令,繼續開業。

圖源:法新社

德國原本在上個月停止向民眾提供免費的新冠檢測。在當時,德國政府此舉被認為是「強迫」那些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去接種疫苗,否則就要面臨出門就要自費花錢檢測的困擾。

但眼見疫情爆發,不知道還有多少病毒潛藏在社區當中,政府也坐不住了,從昨天起恢復了免費新冠檢測。

圖源:見水印

不僅如此,德國議會甚至準備起草法律,將公共場所強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延長至明年3月。

要知道,德國現在規定需要佩戴的口罩,不是大部分國家傳統意義上的一次性口罩,而是符合N95標準口罩......相當不透氣。這對於習慣自由的德國人來說,不亞於「要了親命」。

圖源:見水印

德國的鄰國奧地利,也會在近日宣布對未接種疫苗者實施禁足令。

也就是說,民眾只有購買必需品、運動或看病時才可外出,其他時間都需待在家裡。

奧地利單日新增也已突破1萬

總而言之,面對這新一波的疫情,歐洲各國都在「各顯神通」防疫,連振興經濟關鍵的旅遊業也選擇暫時放在一旁。

例如丹麥,周五就宣布將新加坡列為「新冠高風險國家」,要求所有前往丹麥的新加坡旅客至少隔離4天

官宣取消所有防疫措施後,丹麥新增病例幾乎要達到歷史最高點

荷蘭也將新加坡列為「非常高風險」的地區,前往荷蘭的遊客之後也必須出示新冠檢測陰性證明。

來自荷蘭的遊客是第一批VTL擴大計劃下抵達新加坡的人群,圖源:見水印

事實上,就算歐洲各國不對新加坡提高限制,不少新加坡人現在也不敢去疫情升溫中的歐洲旅遊了。

新加坡本地旅行社,在接受《聯合早報》詢問時,就說遊客現在更傾向於澳洲游和韓國游

畢竟,這兩國的疫情,遠沒有歐洲嚴重。單日新增病例數,可能還不如新加坡那麼多......

說到底,歐洲會再度爆發疫情,實際上早已是有跡可循。

一方面,是由於病毒的特性所致。去年,美國實驗室的研究就已經表明,新冠病毒更喜干、冷環境,尤其在沒有陽光直接照射的環境中更易存活。

當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學家迪倫·莫里斯分析說,在北半球冬季,室內採暖導致的空氣乾燥、通風條件不佳,對病毒的穩定性非常有利。

加上冬季寒冷,大家都不願意出門。一旦家中有人感染上的病毒,就很容易在家庭內部擴散。

另一方面,這也是由於歐洲多國放鬆新冠防疫措施的後果

為了「共存」,不少歐洲國家早早放寬了各項防疫限制, 室外用餐場所人潮滿滿, 街上隨處可見不戴口罩的群體 。

而足球場上也早已是座無虛席,絲毫看不出有實施安全距離的跡象。

圖源:懂球帝

當然,放寬防疫限制,對於促進本國經濟復甦、推動社會運轉重回正軌十分有利,是政策制定者必須考慮的現實考量。

但在歐洲很多國家的政府和民眾眼中,將新冠病毒當成流感的「傲慢」,以及過度高估疫苗效力的自信,讓社會整體在病毒面前異常脆弱。

如今歐洲各國又開始實施新一輪限制措施,在某種程度上,是相當滯後的反應。頗有些「哪裡漏水就補哪裡」的意味。

誠然,新冠病毒或許在未來幾年不能被消滅,「與病毒共存」是個現實的考慮,但歐洲似乎還是太過懈怠。

中國疫情擴散,

大學校園再次面臨封鎖

與「鬆懈」的歐洲相比,一直維持清零政策的中國,自10月國慶節黃金周以來,本土疫情死灰復燃,多地出現零星病例,直到現在也沒有結束。

單單是昨天,中國就出現了71起新增病例,其中,光遼寧省就通報了整整60起,都在大連

新增的病例中,集中在食品公司,以及大學城......

昨天的60起病例中,確診者有28人都是莊河市大學城學生,居住在學校宿舍。

這就很讓人感到憂慮了。

要知道,中國的大學和外國不大相同,很多校園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

而且,因為中國地緣遼闊,很多大學生本身並不是本地人。

試想一個來自外地的學生,要是宿舍內有人確診,附近也沒有太多親朋戚友,簡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心理壓力會有多大?

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在大連爆發的這輪疫情,有幾個顯著特點:病毒載量高、傳播速度快、代際時間短、病情隱匿、不易發現。

也就是說,就算有關部門已經加緊實行居寢隔離,但很可能檢測的速度,沒有傳播的速度快......

遼寧大學城的檢測中心

實際上,從11月7日大連大學城內發現確診病例開始,到現在已經足足有一周時間了。

恰逢這一波疫情發生在已經降下大雪的中國北方,可以預見的是,大連的防疫工作,會面臨很多現實的阻礙。

除了本土疫情外,境外輸入病例的壓力似乎也在增加中。北京冬奧組委近日公布消息,發現兩名境外運動員核酸檢測呈陽性,已在進行隔離治療。

隨著明年冬奧會國際測試賽的進行,未來將會有更多來自國外的運動員抵達中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而大多數外國國家早就已經放棄了「清零」政策。境外感染人員,又很容易造成中國本土疫情的爆發。

因此,至少在明年冬奧會結束前,中國當局嚴防嚴控的壓力不小。

不管如何,中國的態度依然未變。中國國家衛健委昨天發聲,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

雖然網絡上,時有一些人主張放棄動態清零,與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開放同步。

但歐洲最近的疫情反彈或許這對中國是又一個警示。

和新冠共存,至少在現在看來,後果仍然嚴重。

新加坡雖然積極推行「共存」,但實際上自從9月的疫情爆發以來,政府已經做了很多努力想要限制病毒傳播。未來幾個星期將是關鍵。

椰友們,你們認為新加坡這波防疫措施有效嗎?

關於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對於回國檢測的新規定。進入公眾號輸入關鍵字【回國】查看


相关文章

  • 「我要一輩子養你!」新加坡男子因為這句話,每月需給前妻6000新!
  • 人在海外度假還能投票嗎?新加坡不投會被罰款?一篇說清!
  • 今年!新加坡新增7條直飛航線!中國、韓國、印尼、越南等地都有
  • 孤獨、租房、無存款、單身狗,他們才是新加坡過得最掙扎的一群人
  • 新加坡半西式半傳統咖啡店:Courtyard Cafe
  • 新加坡擁有多元文化和綠色體驗,適合年輕人城市漫步
  • 今年!新加坡新增7條直飛航線!中國、韓國、印尼、越南等地都有
  • 新加坡老易與香港雨果
  • 新加坡超便宜的10款預製菜!每月省下一半伙食費!還有誰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