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2021-11-15     于晏     18507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官宣取消所有防疫措施后,丹麦新增病例几乎要达到历史最高点

荷兰也将新加坡列为“非常高风险”的地区,前往荷兰的游客之后也必须出示新冠检测阴性证明。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来自荷兰的游客是第一批VTL扩大计划下抵达新加坡的人群,图源:见水印

事实上,就算欧洲各国不对新加坡提高限制,不少新加坡人现在也不敢去疫情升温中的欧洲旅游了。

新加坡本地旅行社,在接受《联合早报》询问时,就说游客现在更倾向于澳洲游和韩国游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毕竟,这两国的疫情,远没有欧洲严重。单日新增病例数,可能还不如新加坡那么多......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说到底,欧洲会再度爆发疫情,实际上早已是有迹可循。

一方面,是由于病毒的特性所致。去年,美国实验室的研究就已经表明,新冠病毒更喜干、冷环境,尤其在没有阳光直接照射的环境中更易存活。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当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家迪伦·莫里斯分析说,在北半球冬季,室内采暖导致的空气干燥、通风条件不佳,对病毒的稳定性非常有利。

加上冬季寒冷,大家都不愿意出门。一旦家中有人感染上的病毒,就很容易在家庭内部扩散。

另一方面,这也是由于欧洲多国放松新冠防疫措施的后果

为了“共存”,不少欧洲国家早早放宽了各项防疫限制, 室外用餐场所人潮满满, 街上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群体 。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而足球场上也早已是座无虚席,丝毫看不出有实施安全距离的迹象。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图源:懂球帝

当然,放宽防疫限制,对于促进本国经济复苏、推动社会运转重回正轨十分有利,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现实考量。

但在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和民众眼中,将新冠病毒当成流感的“傲慢”,以及过度高估疫苗效力的自信,让社会整体在病毒面前异常脆弱。

如今欧洲各国又开始实施新一轮限制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滞后的反应。颇有些“哪里漏水就补哪里”的意味。

诚然,新冠病毒或许在未来几年不能被消灭,“与病毒共存”是个现实的考虑,但欧洲似乎还是太过懈怠。

中国疫情扩散,

大学校园再次面临封锁

与“松懈”的欧洲相比,一直维持清零政策的中国,自10月国庆节黄金周以来,本土疫情死灰复燃,多地出现零星病例,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单单是昨天,中国就出现了71起新增病例,其中,光辽宁省就通报了整整60起,都在大连

新增的病例中,集中在食品公司,以及大学城......

昨天的60起病例中,确诊者有28人都是庄河市大学城学生,居住在学校宿舍。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这就很让人感到忧虑了。

要知道,中国的大学和外国不大相同,很多校园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而且,因为中国地缘辽阔,很多大学生本身并不是本地人。

试想一个来自外地的学生,要是宿舍内有人确诊,附近也没有太多亲朋戚友,简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心理压力会有多大?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在大连爆发的这轮疫情,有几个显著特点: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代际时间短、病情隐匿、不易发现。

也就是说,就算有关部门已经加紧实行居寝隔离,但很可能检测的速度,没有传播的速度快......

1723例!澳洲媒体点名新加坡!中国官方再发声坚持清零,欧洲后悔选择共存?

辽宁大学城的检测中心

实际上,从11月7日大连大学城内发现确诊病例开始,到现在已经足足有一周时间了。

恰逢这一波疫情发生在已经降下大雪的中国北方,可以预见的是,大连的防疫工作,会面临很多现实的阻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