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傑:企業家應關注數碼化與可持續發展

2021-11-15

王瑞傑:企業家應關注數碼化與可持續發展

在8日舉行的第10屆通商中國獎慶典暨頒獎典禮上,通商中國主席李奕賢(左起)主持對話會,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衛生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以及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參與討論。(唐家鴻攝)

攝影 /唐家鴻

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樂觀預期,在疫後時代,基本面依然強勁的亞洲將有力反彈,而企業家需要大力關注兩大結構性大趨勢:數碼化與可持續發展。

王瑞傑8號以主賓身份出席第10屆通商中國獎慶典暨頒獎典禮,在約45分鐘的對話會中談到疫情後的經濟趨勢和發展。他指出,東南亞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在35歲以下,中產階級迅速擴張,推動了許多產業的消費與需求。

在這背景下,王瑞傑指出有兩個結構性趨勢必須特別關注,首先是數碼化。他說,數碼化在疫情下飛速發展,給東南亞帶來不少機遇,「到了2025年,東南亞數碼經濟預計將增長三倍,這真的很顯著。」

談到可持續發展,王瑞傑強調,新加坡非常重視可持續發展,因為新加坡作為島國「沒有地方可以逃」。而新加坡所處的東南亞,在可持續發展與開拓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上,又具有巨大潛力。

他進一步闡述,要實現這些潛力,需要投資,需要研究如何制定綠色投資的標準,並創建碳交易所等。

除了王瑞傑,同場與會的衛生部兼人力部高級政務部長許寶琨醫生,以及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也均在發言中強調數碼化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發展潛能。

中國原商務部長陳德銘讚揚新加坡力行大外交

在8號的另一場對話會上,中國商務部原部長、也是通商中國成就獎前屆得主的陳德銘博士則從宏觀角度談到新中合作的前景。

陳德銘讚揚新加坡國土面積雖小,卻有「大外交」,新加坡在許多國際場合發揮重要的作用;新中合作不僅僅是在東協(東協),也包括在國際多邊組織、區域的合作。

同場參與對話的創投公司紀源資本(GGV Capital)管理合伙人、通商中國青年獎前屆得主李宏瑋則是從企業的角度,暢談冠病疫情導致數碼化的滲透成為趨勢。

在回答對話主持人、《聯合早報》總編輯吳新迪提問,中企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會帶給新加坡什麼機遇時,李宏瑋主張新加坡企業要善於成為外來企業的夥伴,一起開拓新市場。

她不諱言,人才與橋樑會隨著中企而來,但競爭格局也會因此提高到另一個水平,一些「跑得不夠快」的企業會被淘汰。外來企業帶來資本,也可能「用錢把你砸死」,這包括併購本地企業。

但她強調,國際化的趨勢不可逆,新加坡不能只成為一個小市場,小市場裡的企業很難長成獨角獸,所以「要有遠大的夢想,視野要放遠。」

她說:「我覺得不用害怕競爭,必須迎接這個競爭,但要做足準備。這不會是低級的競爭,而是高級的競爭……還是那句話,多交朋友,交可以有幫助的朋友,而不是對抗。」

文章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驚險!宏茂橋兩車猛烈相撞損毀嚴重,女童昏迷!目擊者挺身救援,現場畫面曝光
  •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鍵直達馬來西亞嗨玩周末
  • 速看!新加坡8個主流招聘平台,輕鬆找工作不用愁
  • 下個月前往麥加朝聖的國人 須出示三種疫苗接種證明
  • 南洋理工大學男學生在女廁外徘徊欲偷拍,當場被擒
  • 3900件電子煙"隱身"保鮮膜入關,新加坡移民局成功截獲
  • Lady Gaga獅城開唱,本地聯名好物來襲
  • 新加坡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亞洲第一個人均GDP達到10萬美元以上國家
  • 新元兌美元持續走強,平價時代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