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最早啟動冠病疫苗接種計劃的歐美國家及其公共衛生專家紛紛警告說,即使接種了兩劑冠病疫苗,人體免疫力仍會隨時間大幅下降,從而失去原有的「防護屏障」。
究竟我們在打完第二劑疫苗半年後,體內還剩下多少疫苗保護力?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人體免疫系統主要有兩大作用:
蟻粉可以把免疫系統想像成中古時期的城池。免疫大軍在四周建起高高的城牆,弓箭手(抗體)全天候在城牆上擺好架勢準備迎擊,嚴正以待擊退外來侵略者。
一天,驍勇善戰的「冠病部落」十萬鐵騎突然兵臨城下(病毒企圖入侵人體),戍守的免疫鎮將趕忙制定策略,指揮士兵迎敵作戰。
若此時冠病敵軍潰散,守城的免疫大軍就能大獲全勝,得以保全城內百姓(體內各細胞)免受災禍。
但若城門最終被攻陷(病毒侵入人體),第二道屏障就會立即被啟動。
這時,城池內一批智勇雙全的「記憶B細胞」和「記憶T細胞」的免疫系統大將會火速沖往戰場,統領抗體士兵們抵禦外敵。
在一般情況下,這批大軍很快就能掌控局勢,扭轉頹勢。
愛丁堡大學免疫學家埃莉諾·萊利(Eleanor Riley)教授認為疫苗效力減弱並不稀奇,任何種類的疫苗都會隨著時間而降低保護力。
「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體內抗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這給我們留下了明顯的缺陷和弱點。」
德爾塔變種毒株的出現,則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它們擁有新型武器,能快速且輕易攻破城池(入侵人體),守城鎮將即使訓練有素都無法快速迎擊。
這也是為何德爾塔變種毒株的傳播和致病率如此之高的原因。
醫學預印本網站MedRxiv9月發表了一項英國真實世界數據,稱輝瑞疫苗有效率會隨著時間減弱,接種第二劑五個月後,對抗冠病有效性將降至70%。
輝瑞藥廠早前也指出,其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在接種第二劑後,疫苗效力每兩個月下降約6%,在較早接種的人群中,被病毒突破而染病的病例發生率更高。
莫德納的分析數據則顯示,與約八個月前接種該疫苗的人相比,13個月前接種疫苗的人的感染率更高。此研究在今年7月至8月間展開,那時主要傳播的冠病毒株為德爾塔。
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成員芬恩(Adam Finn)教授說,疫苗保護力減弱是無可避免的,對於那些相對輕微的症狀,減弱的速度肯定比較快,但預防住院或死亡方面,疫苗保護力會減弱得慢些,仍有一定效率。
年長者較難觸發第二屏障 目前入住重症病房救治和死亡的群體多為年長者。衛生部長王乙康上個月曾說:
「在60歲及以上的未接種病患中,平均每四人有一人需要輸氧、住進加護病房或是死亡;70歲及以上的未接種病患中則每三人中就有一人、80歲及以上病患則是每兩人中有一人。」
可見年長者染疫並患上重症的風險相當高。
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年長者體內的免疫細胞相對來說比較衰老,即使在疫苗軍師的驅動下,也心有餘力不足,難以全面抵禦冠病大軍。
埃莉諾教授說:
「很有可能是老年人最初有保護(最先打了疫苗),但現在這些抗體已慢慢減弱,他們可能少了第二道屏障。」
免疫力缺陷者,如癌症和器官移植患者,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上述人群對疫苗反應都不太好。
新加坡施打追加劑也有些時日,目前已開放給30歲以上民眾接種,目的就是讓國人拉高體內抗體水平,更好地抗擊冠病。
在所謂的「冠病特效藥」面世之前,接種疫苗依然是預防感染和重症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