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开启新世纪魔幻元年。世界各国无一幸免,社会发展进程遭遇不同程度的冲击。
在这场产生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弊端逐渐暴露,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拥有最强军事储备、资本力量雄踞国际的美国更是遭到反噬,面临着相当困窘的发展局面。越来越多的评论家认为美国的发展已呈现疲态,曾经的“超级大国”终将衰落。
但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却依旧看好美国接下来的发展。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李光耀观天下》中曾提到过,对美国而言,只要“三大优势”还在,就根本不存在经济实力退步成二流甚至三流国家这个可能性。
这“三大优势”具体指代什么,对美国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未来的美国,究竟会“长盛不衰”还是将“盛极必衰”呢?
美国的发展现状 时间线来到十八世纪,当时的美国还只是英国下属的一片殖民地。一群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漂洋过海,开垦这片尚未被工业进驻的土地,并被要求无条件向英国政府定期上交高昂的费用。单方面的剥削政策引起了极大的公愤,长期的压迫最终让殖民地居民忍无可忍。
他们倾倒英国的茶叶,自发组织军队向英国宣战,并得到了英国的死敌法国和荷兰、西班牙的支持。1783年,再也顶不住联合围攻压力的英国被迫签订了《巴黎和约》,由此,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为独立国家。
美国成立至今,仅仅走过了两百余年的历史,但就是这么一个底蕴单薄的国家,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震惊世界。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通过发“战争财”,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军事方面占据突出优势地位,在全球经济上独占鳌头。
随着冷战结束,唯一一个称得上势均力敌的对手的苏联解体,世界上再无可以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集团。
作为独当一面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发展可以说是狂飙突进。无论在世界贸易市场还是科学技术领域,美国所取得的成就都让他国难以望其项背。发展长期不受压制,骄傲的美国再难掩自己的野心,向着中东地区等具有高度战略意义的区块展露出锋利的獠牙。
但其他国家也不是好惹的,美国在各个地方都遭遇到了激烈的反抗。韩战的溃败,越南战争的不了了之,两次海湾战争的焦灼,都是美国尝过的苦头。
再加上美国国内恐怖主义横行,金融危机周期性来袭,统治阶级内部长期动荡,其他国家如中国高速发展对其造成的潜在威胁,独裁心膨胀的美国一次又一次被利己主义反噬。
2008年,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本就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再次猛烈震荡,世界秩序开始大洗牌,一直以“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自居的美国更是身处风暴的中心。
面临世界经济危机,没有国家可以置身事外,此刻最好的解决办法无疑是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强国际合作,但美国却像一头不愿俯首的犟牛。
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导致繁琐的商品进出口程序成为棘手难题,世界市场秩序已然遭到严重破坏,一直以来的轻敌、自大、不合作态度,成为美国致命的弱点。
再加上巨额债务长期积压、难以消化,美国国内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价值不断走低的美元似乎再也没有底气自称为世界经济风向标。
唱衰美国的声音在国际评论界愈演愈烈。都说“强久必衰”,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屹立不倒,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美国的没落趋势已经开始。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对此却持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美国依仗起家的“三大优势”只要还在一天,美国就不会倒下。
第一大优势:充足的人才资源储备 如今的我们身处在一个经济与科技实力说话的时代,恰恰美国在这两个方面都能做到最好,甚至甩开后面的国家一大截。
无论是航空航天技术还是智能芯片领域,美国都是堪称鼻祖甚至行业霸主的存在,拥有超前的意识和凌厉的视角,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
而支撑美国经济发展、助力科学技术突破的,正是美国大量的人才储备。美国在挖掘人才方面的确是有独特的眼光,也肯为留住人才而大量投入。
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美国绿卡”制度就是人才储备计划的其中一步,美国向世界高素质人才敞开大门,用最优厚的待遇吸引精英们移民美国,向他们提供全球顶尖的研究环境与生活条件,赋予他们永久留美居住权鼓励其定居。
美国深知,科研人才是来之不易的财富,他们的头脑就如同取之不尽的矿藏,拥有精英智慧就是拥有发展的原动力,即便投入再多的资金优补人才都是值得的,后者为国家创造的收益将远远大于美国的付出成本。
美国极其重视人才教育和人才库的可持续补充,这从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学近半数在美国就可见一斑,常春藤名校联盟是无数国内外学子的毕生向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