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供应链成本及人力成本的控制,任悦表示,大数据及数码化的运用在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加坡,针对餐饮业经营分析系统软件的开发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一套汇集供应链管理、开店系统、人事系统、办公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收银系统的综合软件,将成为未来餐饮业的一个趋势。
无人零售概念兴起
传统餐饮企业而言,疫情加速了其数码化转型进程。那么对于本就已实现机器生产与智能化售卖的自动售货设备这一赛道而言,疫情对它的冲击有多大?又带来了什么样的转型升级?
全球鲜榨橙汁智能自动售货机公司Fruits Vending的总裁张鑫表示,作为一家技术为内核驱动的业主,大数据与机器管理在控制供应链的反馈和规范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全球鲜榨橙汁智能自动售货机公司Fruits Vending的总裁张鑫
本身是工程师出生的张鑫,自2016年开始创业,投身于无人零售机器的研发与运营。鲜榨橙汁机,是他选择的赛道。在疫情期间,供应链遭受挑战的情况下,其公司开发的无人零售机器却能够通过大数据提前预测需求量,从而保证橙子不会缺货。
这些鲜榨橙汁机分布在新加坡大大小小的街道、商场、客流中心,每天,机器可以监控路过的人流量,每台机器会对销售数据和运营数据做汇总,运营管理完全实现数字化。疫情期间,受安全管理措施的限制,一些场所被关闭导致客流量锐减,公司即可通过机器搜集的人流量数据,及时对网点进行调整。
“在疫情期间,我们调整了我们大概有1/5到1/4的点位,这都是通过智能机器的数据分析技术完成的。”张鑫说道。
对于传统食品行业而言,迈向无人售货领域发展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因为非接触式(contactless)的生活方式在年轻顾客中颇受欢迎。无人机器可以售卖不同的零售产品,像冰淇淋、牛肉、冷冻鱼肉,亦或是即食盒饭,可以24小时无间断地为公司员工或路过的行人提供服务。
无人零售的概念并不罕见,《时代财智》曾于日前采访了本地一家无人咖啡机器的制造商。机器零售,除了能够解决餐饮业人手不足的短板,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品质更稳定的咖啡。
时代财智创办人、总编辑宋娓(右上)主持本场线上论坛
企业需关注ESG议题
当天的论坛讨论设计餐饮与食品供应的管理,销售,科技运用。未来消费,会偏向于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加之人工智能,AR, VR, 支付端、支付手段的多样化,O-TO-O, to B 和to C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了。当科技运用和社交媒体越来越普遍时,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企业更需要注重和客户的沟通,重视消费者的诉求。
当谈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时,大家都认同企业需要建立品牌,同时也要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即提供健康的食品,也是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道。那么,把食品消费从末端延伸开来,放到更大的维度去思考食品的供应链,那么消费外的食品生产和供应的新趋势是怎样的?
世界人口预计在未来三十年内将增加20亿,再加上气候变暖、瘟疫疾病,都将给未来粮食供应和储备带来压力和挑战。固有的市场需求和供应端的催化,人类需要发展替代蛋白市场,而疫情的爆发,则进一步让替代蛋白,未来食品成为了市场的关注。
时代财智创办人、总编辑宋娓表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最需要关注的议题,这也符合新加坡的30.30愿景,即在2030年前,新加坡实现30%食品供应来源本土化。在这个愿景蓝图下,将给新加坡食品供应链带来新机会。
2021年3月期,时代财智报道的新加坡的30.30愿景,为国民规划了美好的健康与食品供应链的蓝图。
今年3月,时代财智主办了一场关于“未来食品”的探讨,从生产、研发、消费、零售、供应链到未来食品的投资圈,令人感触最深的是,除了新加坡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府的支持和效率,而科技正在食品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新型食品的产生,也是经营者寻找新力量、新升级、新动能的表现。
行业发展需要科技助力,也需要媒体如虎添翼;然而,当业者积极过于强调营销方案和科技运用时,可能会忽略本身的服务和客户交流。作为经营者,要关注的不仅是商业本身,还需要放眼人与社会关系的课题。对企业而言,怎样在发展商业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治理,考虑人类的健康和发展需求,营造一个永续发展的环境,是餐饮或食品供应链业者需要为消费者承担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